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中医内科Ⅱ阶段题库>经络肢体病证题库

问题:

[单选] 颤证患者年高病久,部分患者呈逐年加重倾向,治宜()

A . 运用虫类药物
B . 活血化瘀
C . 图缓
D . 熄风止颤
E . 逐邪

10岁以后起病的肝豆状核变性,以下列何者损害为主() 肝脏损害。 神经系统损害。 肾小管性酸中毒。 急性溶血。 裂隙灯下见角膜边缘的K-F环。 先天性愚型男孩,染色体核型为48xy,-14,+t(14q,21q),经检查证明其母为平衡易位携带者。其母染色体核型及下一胎复发危险率应分别为() 45xx,-14,+t(14q,21q),子代发病率危险率10%~15%。 45xx,-14,+t(14q,21q),子代发病率危险率30%~40%。 45xy,-14,+t(14q,21q),子代发病率危险率20%~15%。 45xx,-14-21,+t(14q,21q),子代发病率危险率10%~15%。 48xx,-14—21,+t(14q,21q),子代发病率危险率10%~15%。 典型心肌缺血检查 急性炎症最早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标志是() 白细胞游出。 细动脉短暂收缩。 白细胞附壁。 血流速度减慢。 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颤证病理因素之火,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火为() 外感风热。 五志过极化火。 胃热炽盛。 湿热内蕴。 感受温毒。 颤证患者年高病久,部分患者呈逐年加重倾向,治宜()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