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的就是通过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因为()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D.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从哲学上看,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A.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B.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人口老龄化态势十分严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实施30多年的“一胎化”调整为“单独夫妻可生二胎”政策。这一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B.同一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目前,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在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悄然兴起。某公司发明制造的姿势校正带,内置传感器可以监测到佩戴者的姿势是否正确,并通过振动提醒。它还能与智能手机连接,传输相关数据,让佩戴者时刻了解自己的姿势,真正改变生活方式。这种新技术的发明() A.改变了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B.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推动实践发展。 C.说明了意识能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推动了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相统一。
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加快改革、启动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77次“改革”,开启了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大幕。全面深化改革表明()①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②实践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改革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事物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事物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某县副科级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考试中,试题首先涉及微博的考题。参加考试的300多人中,很多人不知道微博不能超过140字。事实上,随着网络走进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考察干部的上网技能早已不是新鲜事。这启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