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题库>心血管疾病常用无创诊断技术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心电图诊断()

A . A.心房扑动
B . B.心房颤动
C . C.窦性心律不齐
D . D.房性心动过速
E . E.交界性心动过速

对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多由黏液性囊腺瘤演变而来。 多为双侧性。 囊内有较多分隔,不均匀性增厚。 增厚的囊壁可向周围浸润。 囊瘤频谱呈低阻波形。 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伤口广泛渗血,发绀,血压80/60mmHg。血常规:白细胞12.6×10<sup>9</sup>/L,血小板50×10<sup>9</sup>/L,PT、APTT延长,血压升高,3P试验(+)。该患者血小板下降的机制应是() A.自身抗体攻击破坏。 血小板生成减少。 血小板消耗过多。 血小板相关调节因子活性下降。 以上都是。 患者,头痛、头晕半年,伴有耳鸣、心悸、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该患者有长期摄入高盐饮食史。就诊时测血压150/80mmHg,查体心脏正常,手部有静止性震颤。若同时治疗其手部静止性震颤,应最好选用的药物是() A.钙拮抗剂。 利尿药。 肾素抑制药。 β受体阻断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患者女性,67岁。因右下肺炎,感染中毒性休克急诊住院。当即给青霉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点滴。治疗中发现点滴局部皮肤苍白、发凉,病人述说疼痛。该药的作用机制为() A.阻断β受体。 阻断M受体。 局部麻醉作用。 全身麻醉作用。 阻断α受体。 下列不符合重度脑积水超声表现的是()。 脑中线明显偏移。 脑实质回声消失。 侧脑室过度扩张。 头围等于腹围。 脑室率大于0.5。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心电图诊断()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