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个人责任论
【答案】残疾的个人责任论是将残疾现象的出现归因于个人(或家庭)原因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看待残疾现象时,将它同广泛存在的非残疾现象相比较,而认为残疾是一种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是由个人(或其家庭)原因造成的。在先天性残疾和非因公后天致残现象中这种理论最为普遍。这种理论对于先天性、遗传性残疾现象有一定解释力,但是它常常忽视了社会因素对致残过程的复杂影响。个人责任论认为天生残疾并未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致残的责任在于个人或其家庭。按照这种理论,一个人患有残疾只能是个人或家庭的悲剧或不幸。
2. 专业自我
【答案】专业自我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工作时所表现的自我态度、情绪和专业价值观。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不能只是盲目地去做,必须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地使用“自我”,控制自己不适当的感受、态度与偏好,从而保持客观性并表现出良好的专业角色素养。
3. 社会工作本土化
【答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产生于西方国家文化传统之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进入非西方文化传统国家时所遇到的不适应,甚至是来自本土文化的抵抗和排斥。在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过程中就必须经过本土化的过程,以使之切实能在本土社会发挥作用。
4. 复演理论
【答案】青少年研究的鼻祖霍尔认为个体发展包含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少年期四个阶段。这是人类祖先由原始社会进化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轨迹复演,个体成长的历程就是在“复演”人种进化的历程。青少年时期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这里充满了不安与冲突,是人生的“风暴期”和“狂飘期”,同时,也是人的“再生期,’。复演论可以帮助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充分认识青少年期的过渡性,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协助。
5. 制度性社会福利
【答案】制度性的社会福利是指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或服务,这种福利不需要通过家计调查来完成,它有利于公民之间实现社会平等,并消除社会差异。
6. 方案评估
【答案】方案评估是指对机构服务方案的评估,这类评估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指出某一服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可行、技术是否适当、方案的实施是否有较大把握以及该方案是否属较优方案等。
7. 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指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社会工作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8. 特殊青少年服务
【答案】青少年群体中有一部分需要予以特别的服务,如残疾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应为他们的就学、就业、康复、婚恋提供特别的服务; 再如对一部分违法犯罪青少年,需要提供法律保护、矫正、回归等多方面的服务。对这些特殊青少年,需要通过社会工作使其发扬长处,克服短处,使之贡献社会、回归社会、健康成长。
9. 社区
【答案】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②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10.矫正社会工作
【答案】矫正社会工作,也称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保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包括以下四方面的涵义:
(1)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2)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一罪犯或违法人士提供的福利服务;
(3)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4)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二、简答题
11.简述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区别为:
(1)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来承担主要养老责任,实际上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抚养与赡养关系构成的网络,山家人、亲朋向老人提供非正式的家庭照顾。
(2)社区居家养老是按照。“属地养老”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社区自身所有的资源和条件的前提下,使需要得到照顾的老人尽可能在社区内接受照顾。其目的是帮助老年人体现出作为社区成员的角色,尽可能地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常态”的社会环境中。需要动员全社区的人力物力来帮助那些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社区中能够幸福地生活。
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为:
(1)社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的历史延伸。在养老责任上,由家庭成员延伸到整个社会身上; 在具体承担养老的社会责任的组织形式上,由家庭延伸到其他涉老的专业和非专业组织; 在制度建设上,把家庭养老的意识形态基础有文化价值观延伸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并以法律作为这些制度的坚实基础; 在承担风险上,把单个家庭的保障风险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身上。
(2)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养老是一种非正规照顾,它一方面成本低廉,提供的服务快捷灵活,提供服务者又多为熟悉的邻里朋友,所以较容易为老人所接受; 另一方面,非正规照顾能增加社区的关怀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能培养社区成员守望相助的精神。而社区居家养老包含正规照顾,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可以有效利用社区内的一切闲置资源。
12.简述我国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案】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改变罪犯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结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体到我国的矫正体系和矫正制度中,就是通过监狱的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促使罪犯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1)狱政管理
狱政管理是监狱对服刑犯人执行刑罚的过程中所实施的各项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包括对罪犯的监督管理、生活卫生管理、考核奖惩管理等具体内容,是监狱日常活动最主要的内容。通过狱政管理,完成对罪犯的监督和管理,解决罪犯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保持罪犯的个人卫生和监狱内的环境卫生,对犯人的表现和行为进行考核奖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