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大学经济学院819西方经济学(含微观与宏观)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判断题
1. 根据茹性工资模型,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使利润上升的事件并不都会使工资上涨。( ) 【答案】T
【解析】茹性工资模型认为工人与企业的合约是长期合约,在经济状况变化时,名义工资并不能迅速调整。从而在这种瓢性下分析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而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这样利润上升或者说产出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工资上涨。
2. 当物价下降时,LM 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 【答案】F
【解析】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物价的下降将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LM 曲线向右上方平移。
3. 只有豁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是:假定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即供给)会增加。( ) 【答案】F
【解析】戮性工资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以及茹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都是如此。事实上,所有对于向上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都假定当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时,产出会增加。
4. 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创造乘数越小。 【答案】T
【解析】货币创造乘数公式为
:
。从公式可知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
金率加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即分母越大,货币创造乘数越小。
5. 假设某菲利普斯曲线为,使失业率提高到12%。( ) 【答案】F 【解析】由题意有
,从而
, 则失业率应当提高到17%。
,要使通货膨胀率下降9个百分点,则需要
二、选择题
6. 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答案】A
【解析】当消费函数为C=a+bY时,
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MPC=b,所以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并且,随着收入增加,平均消费倾向逐渐趋近于边际消费倾向。
7. 下列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取舍关系; 若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菲利普斯曲线
将向右移动,决策者面临的取舍关系变得更为不利
B. 一般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率与失淞率在短期内存在取舍关系,在长期内则不存在 C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效应在长短期均不存在 D. 滞胀现象在菲利普斯曲线上的反映是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外移动 【答案】D
【解析】在长期,古典二分法有效,失业将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滞胀现象使得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正,而非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向外移动。
8. 己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500亿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125亿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100亿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125亿元和25亿元 B.625亿元和525亿元 C.125亿元和100亿元 D.35亿元和400亿元 【答案】A
【解析】总投资是没有将折旧去除的投资总额,而净投资则是剔除折旧部分的投资。因此该国的总投资为本年度生产的125亿元,净投资则为125-100=25(亿元)。
9. 效率工资的高低与以下哪项因素无关? ( )
A. 监督的难易程度 B. 其他厂商的工资水平 C. 失业率 D. 工人的人数
【答案】D
【解析】效率工资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愿意支付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水平的高工资。效率工资是为了解决监督的难易程度,由干效率下资的存在会加剧失业。效率下资的高低与下人的人数无关。
10.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如果一国外汇市场实行间接标价法,而且该经济可以用浮动汇率的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准确描述,那么,在均衡状态下,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当国内税收增加时,会导致( )。
A. 总收入下降,汇率上升,贸易余额上升 B. 总收入不变,汇率卜升,贸易余额下降 C. 总收入上升,汇率下降,贸易余额上升 D. 总收入不变,汇率上升,贸易余额上升 【答案】D
【解析】资本完全流动时,增加国内税收,是一种紧缩性的财政政策,IS 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贸易余额上升,IS 国内均衡点,存在国际收支赤字。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将贬值(汇率上升)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直到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国民收入不变。
三、计算题
11.假设投资需求函数为出、R 为利率。
假设没有折旧。
(1)当第一年产出为2000元,利率为0.05时,求意愿资本存量; (2)当在第0年时的资本存量为200元时,求第一年的投资水平; (3)假设产出和利率为常数,则第二、第三年以及以后各年的投资为多少? 【答案】(1)直接利用公式,有:
(元)
(2)根据投资需求函数可知,由实际资本向意愿资本水平的调整是逐步进行的。直接利用公式,有:
(元)
(3)当产出和利率为常数时,意愿资本存量不变(即为400元)。根据(2)部分计算可得,,则第二年的投资为:
第一年的资本存量为200+40=240(元)
(元)
,则第三年的投资为:
因此,第二年的资本存量为240+32=272(元)
(元)
可以计算得出,在以后各年中,
投资量每年将递减,直至为零。此时,实际资本达到意愿
,其中K*为意愿资本存量,K*=0.01(Y/R),Y 为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