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β2微球蛋白,不正确的是() A.β2微球蛋白是一种轻链蛋白组分。 B.可自由地经肾小球滤入原尿。 C.是较敏感反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的指标。 D.99.9%由近端肾小管重吸收。 E.电泳时出现于α区带。
男,26岁,尿频、尿急、尿痛伴间歇性终末血尿3年,有时尿混浊,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液检查:脓球40~55/HP,红细胞20~30/HP,蛋白(+)。术后随诊过程中,B超及IVU示对侧肾积水,输尿管全长显著扩张,膀胱容量约50ml,伴尿道狭窄,尿结核菌培养阴性,肾功能检查:尿素氮11.5mmol/L,肌酐165mmol/L,此时最适宜的治疗是() A.继续抗结核治疗。 B.膀胱扩大术。 C.膀胱造瘘术。 D.肾造瘘术。 E.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男,26岁,尿频、尿急、尿痛伴间歇性终末血尿3年,有时尿混浊,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液检查:脓球40~55/HP,红细胞20~30/HP,蛋白(+)。肾切除术后行抗结核治疗,如果多次检查尿结核菌阴性,病人尿频程度较术前反而明显加重,每次尿量仅数十毫升,引起尿频的最可能原因是() A.膀胱挛缩。 B.结核病情反复。 C.支原体感染。 D.精神性因素。 E.大肠杆菌感染。
男,26岁,尿频、尿急、尿痛伴间歇性终末血尿3年,有时尿混浊,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液检查:脓球40~55/HP,红细胞20~30/HP,蛋白(+)。静脉尿路造影左肾未显影,右肾轻度积水,尿结核菌检查3次(+),肾功能正常,测膀胱容量100ml。治疗措施是() A.加强营养,卧床休息。 B.抗结核药物治疗。 C.诊断明确后立即行患肾切除。 D.异烟肼治疗1周后切除患肾。 E.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用药2周后切除患肾。
男,26岁,尿频、尿急、尿痛伴间歇性终末血尿3年,有时尿混浊,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液检查:脓球40~55/HP,红细胞20~30/HP,蛋白(+)。经检查诊断为“左肾结核”,体检:双肾未触及,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最可能的阳性体征是() A.阴囊透光试验(+)。 B.脐左侧压痛。 C.精索静脉曲张。 D.上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 E.附睾、前列腺扪及硬结。
男,26岁,尿频、尿急、尿痛伴间歇性终末血尿3年,有时尿混浊,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液检查:脓球40~55/HP,红细胞20~30/HP,蛋白(+)。
出院后继续治疗过程中,最需注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