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1
● 摘要
一、简述题
1.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三贴近”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案】贯彻“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
(1)在贴近实际方面,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真实地反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要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要贴近中心,贴近大局,不能远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 要敢于说实话,鼓实劲,求实效,不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
(2)在贴近生活方面,要以生活为源泉,忠实地反映生活实际; 要抓住生活本质,反映生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必须跟上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生活变化的新信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3)在贴近群众方面,要高度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新闻工作; 要高度重视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尽最大努力实现群众的切身利益,所有下作都要着眼于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信息需要。
2. 维新改良派的办报思想和意义。
【答案】(1)维新改良派的办报思想
维新改良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都十分重视报纸在“上下通达”中的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康有为认为报纸“可通时务”,政府应该“设报达聪”。“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总结了维新派三年来的办报经验,把报纸的作用归纳为匡不逮、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四个方面。严复也认为报刊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但他强调“尤以通外情为要务”。谭嗣同的新闻思想史多体现出民主主义意识,他在《湘报后叙》中认为,报纸一要“求新’夕,成为“助新之具”,二要反映人民的声音。谭嗣同的办报主张已经比康、严等人更为进步。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在维新派新闻思想中最具典型,是维新派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新闻思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前两个时期的思想可以视作改良派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典范和集大成者。
第一个时期为戊戌变法时期。其思想主要集中在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他把报刊比作耳目喉舌,指出其功能是“去塞求通”。还提出四条要求,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和“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第二个时期为1899年到1911年。变法运动失败后,康、梁等流亡海外,接触了更多的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新闻理论,梁启超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办报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了西方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