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52社会学理论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利他型自杀
【答案】利他型自杀是指在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的状态下产生的,个人对集体的牺牲。这种自杀类型主要存在于集体意识强烈的低级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军队中。
2. 索引性表达
【答案】索引性表达是指日常沟通行动“依赖于对意义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就其意义而言,它是完全依赖于其情境的,也即它是由情境限定的。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表达,尽管模糊和不精确,却不妨碍社会互动的进行。索引性表达是加芬克尔在《常人方法论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3.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答案】(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含义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2)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流动主要是从动态的历史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调整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
4. 印象管理
【答案】戈夫曼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戈夫曼对互动细节的观察非常敏锐,对互动秩序和形式的分析也相当深入,他的理论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戏剧理论也不乏批评。有人认为戈夫曼夸大了人类行为的表演性与虚伪性。
5. 参照群体
【答案】参照群体是指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
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二、简答题
6. 涂尔干在其《社会分工论》中提到“职业群体是解决社会失范的药方”,请问涂尔干这一观点的来源? 并对涂尔干这一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
【答案】(1)观点的来源
涂尔干认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出现最为严重的混乱状态“社会失范”,为了解决社会失范问题,就必须建立一个群体,建立起规范体系,进行“社会整合”。而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只有靠职业群体。
涂尔干所憧憬的是以职业群体为基础的“有机团结”的新社会结构。那么,职业群体能够新的社会整合的基石出的原因:
①人们寻找职业、自我选择的力量会使相似心态的工作者进入了相似的职业。
②频繁的社会互动。分工和职业是人们每天的活动,每天的见面使人们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而其他的关系比较起来都相对短暂。
③共同工作的社会互动,使同一职业的工人之间产生合作和共享的价值观。
④各种专业化培训是一种社会化,加上非正式的互动的效果,产生了同质化效果。⑤职业的责任、义务使得就业者形成了可以追求的共同利益。
⑥在分工为基础的职业群体内,会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和组织形式,而这些形式会变得非常稳固和明确,成为职业内的法律法规。
⑦在职业群体内部,还有很多不成文的习俗,职业内部的习俗又可以大大巩固法律法规。 ⑧分工的有机团结的特点,分工使人与人形成了内在的相互依赖关系。
⑨从分工的角度研究社会分层还有一个特点,即比较容易缓和矛盾,比较有利于社会的团结。
(2)评价
涂尔干当年所遇到的社会局势与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局面颇有相似之处。当年,欧洲社会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是逐步建立起市场机制。由于维系传统社会整合的纽带已经瓦解,而新的整合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欧洲社会曾经陷入了极端混乱的状态。相比之下,今日中国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因此,涂尔干关于社会整合己解决“社会失范”问题,对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7. 如何理解全球化过程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
【答案】全球化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涉及多种学科、具有多种维度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本身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力量共同作用的独特结果。
全球化过程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在全球化的压力和挑战之下,对我国的民族主权、民族文化和经济社会等一系列的关系产生了影响。
(2)全球化带来的先进科技、管理理念等对我国的现代化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全球化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过程,是一个客观的、正在发生的历史过程。它继承了从16世纪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我国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发展。对我国而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努力发挥其对我国有利的一面,尽可能规避不利的一面。
8. 性与性别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社会学家认为,“性”(sex )和“性别”(gender )是两个易于混淆的概念。
(1)“性”代表丁人的自然属性,是生理上的;
(2)“性别”的重点并不在于其生理意义,它更多的是一个文化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和文化因素决定的。
(3)吉登斯的观点
①性这一术语指称男人和女人身体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差异;
②性别则是指男性和女性之间在心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
性别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概念的社会建构相关。它并不一定是一个人生物性别的直接产物。男人和女人的许多差异并非是生物学的。性别即是社会学所讨论的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以性别规范和社会角色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人们的社会性别观念是社会文化形成的男女有别的社会期望、角色分工及行为规范。
9. 社会学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社会学的特征主要包括:
(1)综合性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特征表现在:
①社会学不是仅仅研究某一类社会现象,而是以研究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社会现象为己任,并且在研究这些社会现象时不是从某一社会关系中去研究现象或事物的某‘种属性,而是要联系多种关系、多种因素对某种社会现象作综合分析。
②它在研究某一领域的社会现象时,不可避免地要借用这个领域专门学科的观点和概念,使其与社会学的观点联系起来,对现象作综合考察。
(2)经验性
社会学是一门经验科学。这是因为社会学的经验性特征比较突出。经验性特征表现在:
①社会学知识体系中的经验研究是这个学科的基础,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理论和方法,没有经验研究就不会有社会学。
②它最初是在实证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把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变成一门科学。
(3)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