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纲要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纲要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 2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纲要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 8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纲要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 13
一、名词解释
1. 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语法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2.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一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
如汉语的
,英语的,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
言社会当做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二、简答题
3. 有人说,汉语难学是因为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态变化; 英语则相反,有着完美的语法形态。汉语差英语好,所以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请举出汉语和英语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主要理由如下:
(1)语言类型不同决定语法结构不同
①汉语属于孤立语,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所有的词几乎都由词根语素构成。孤立语中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变动。
②英语属于屈折语,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是靠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一个屈折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范畴义。此外,屈折语的词根和屈折词缀结合得很紧,脱离屈折词缀,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
(2)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
①不同类型的语法本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种语言都源于遥远的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们的语法规则都满足语言的基本功能需要。所以不能以语法结构说汉语差英语好。
②二者因为语法类型不同,所以语言结构和特点不同,某种语言的产生都是与社会相适应的,都具有其使用价值,而不能说哪一个的语法结构不合理。
(3)母语的干扰
人们熟悉本族语言的结构类型,在学习其他的语言时会感到不习惯。例如,西方人学习汉语,感到汉语的语法规则太活,不好捉摸。“这本书看了三天”,意味着已经看完,再加上一个“了”,变成“这本书看了三天了”,反而是没有看完的意思。
汉人学习英语,也不习惯它的变格、变位,感到其结构牵丝攀藤,重复而又麻烦,不如自己的语言干净利索。这些都是习惯问题。任何语言都必须有足够的语法表达方式才能适应交际的需要,无非有的采取这种方式多点,那种方式少点,有的恰好相反罢了。
总之,从原则上说,语法不能分高低优劣,每种语言都具有普遍性的特殊表现。
4. 列举说明名词有几个语法范畴。
【答案】名词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三种。
(1)性
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名词具有的性范畴是词在入句前就确定的,如法语中的名词有性范畴,bol (碗)是阳性,pomme (苹果)是阴性。而冠词和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它们也会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但只有进入句法结构中才能确定是阴性还是阳性,如une grande
amie (一位好朋友),这里amie 是阴性的,所以修饰它的冠词une 和形容词grande 也都是阴性的。
(2)数
许多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例如,英语和俄语中的名词都有单数和复数的变化。我国景颇语、侃语的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复数的区别。还有的语言有单数、双数、二数和复数。数范畴也会在句法中和名词相关的词中体现出来。例如,法语修饰名词的形容词和冠词会有相应的数的变化,很多语言中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会有相应的数的变化,这都体现出语法范畴和句法功能的密切关联。
(3)格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例如,
可见格直接体现出名词或代词在句中的句法功能,有格的范畴的各种语言,格的数目有多有少。例如,英语的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两个格,芬兰语有二十几个格。
5. 辨析下面的同义词。
商量/商榷截止/截至
【答案】(1)商量/商榷
①相同点
a. 从词性上来讲,二者都是动词,都表示“交换意见”的意思。
b. 从语法功能卜来讲,二者都能做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②不同点
a. 从语义上来讲
第一,理性义:“商量”着重指对有不同看法、欠缺错误的意见观点提出讨论,除用于意见观点外,还广泛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商榷”指一般的协商讨论,多用于意见观点。
第二,色彩义:“商量”多用于口语; “商榷”要庄重些,多用于书面语。
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
第一,“商量”后面可接表动作时间的词语。例如,商量了一会儿。但不能说“商榷了一会儿”:“商量”能做“有”的宾语,“商榷”不能。
第二,“商榷”可以用在形式动词之后组成述宾结构,如“进行商榷”、“值得商榷”,而“商量”不可以。
(2)截止/截至
①相同点
a. 从词性上来讲,一者都是动词,都表示到某一时间点上的停止。
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二者都可以充当谓语、定语。
②不同点
a. 从语义上来讲,“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
b. 从用法上来讲,“截止”置于表不时间的词语之后,“截至”则置十表不时间的词语之前,情况正好相反。
三、论述题
6. “这本书看了三天”和“这本书看了三天了”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西方人学习汉语,常常感到汉语的语法规则太活,不好琢磨,甚至有人认为汉语是落后的语言,而汉人学习西方语言,也不习惯它们的变格、变位,感到它们的结构牵丝攀藤,重复而又麻烦,甚至有的人认为汉语是最先进的语言。对这些问题,你怎么看?
【答案】(1)两个句子在意义上的不同
“这本书看了三天”和“这本书看了三天了”在意义上的不同是:
前者陈述一个已完成的事件,即“看完这本书用了二天”; 后者具有延续性,即意思是“这本书已经看了三天,还要过几天才能看完”。前者表示动作的完成,后者表示动作的延续。
(2)对语言先进性的看法
①由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范畴,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具有的。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语法范畴的语言个性很强,不能用一种语言的语法范畴去硬套另一种语言。由于语法范畴必须有词形变化的形式体现,而汉语缺乏形态,严格地说也就没有语法范畴。所以,汉人学习西方语言,不习惯它们的变格、变位,感到它们的结构牵丝攀藤,重复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