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住院医师麻醉科Ⅱ阶段题库>专业理论题库

问题:

[单选] 下列哪项是恶性高热的产生机制()

A . 骨骼肌肌质网释放钙离子障碍
B . 骨骼肌肌质网摄取钙离子障碍
C . 骨骼肌纤维M型碱受体结构
D . 骨骼肌肌钙蛋白功能异常
E . 骨骼肌纤维乙酰胆碱结构改变

关于Ph染色体,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是G组22号染色体的畸变。 B.仅出现于中性粒细胞。 C.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特有。 D.慢粒急变后,Ph染色体消失。 E.以上都对。 女性,74岁。浅表淋巴结肿大4年,半年来明显消瘦、苍白、乏力伴皮肤瘙痒。肝肋下1cm,脾肋下3cm。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70×109/L,小淋巴细胞0.80,血小板100×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细胞0.90,以小淋巴细胞为主,红系、粒系减少。血清蛋白电泳示γ球蛋白减少。淋巴结病理检查见淋巴组织增生,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属于温通法的代表方是:() 独活寄生汤。 通窍活血汤。 龙胆泻肝汤。 消风散。 麻桂各半汤。 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的依据是()。 白细胞明显增高。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费城染色体阳性。 脾肿大。 肱二头肌质反射减弱或消失,而肱三头肌反射正常提示病变部位为() C3或C4。 C5或C6。 C3或C2。 C1或C2。 C4或C5。 下列哪项是恶性高热的产生机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