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过程中体液因子的作用方式有()。 DNA分子作用。 内分泌作用。 旁分泌作用。 自分泌作用。 神经感受器作用。
患者女,27岁,因“反复咳嗽、喘鸣2个月,少量痰血1周”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7.2℃,P80次/min,R24次/min,BP90/50mmHg。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HR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左下肺呼吸音低,伴呼气相哮鸣音。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是(提示纤维支气管镜:左下叶支气管腔内新生物,光滑,质脆,触之易出血。新生物堵塞管腔,纤维支气管镜无法通过。病理活检:低度恶性肿瘤。全身检查排除远处转移。)() A.抗感染。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中医中药。 手术。 免疫治疗。
患者右上后牙因龋充填后3个月,咬合不适,无冷热痛。检查:银汞合金充填体相连接,不能分开,且有悬突,牙龋乳头红肿,探出血,叩痛(±),冷(-)。
该牙的最佳处理为()。A.用钻将两充填分开。 去除旧充填体,分别重新充填。 去除其中之一充填体,重新充填。 调
。 去除旧充填体,同时充填。
疾病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特点()。 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 无严格界限。 抗损伤变化可转化为损伤性变化。 损伤性变化都强于抗损伤变化。 常决定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没有() 内合子。 外显子。 转录因子。 高度重复序列。 增强子。
患者,女,40岁,售货员。近半年来声嘶,并咽喉部不适,休息后减轻。检查:双声带充血,黏膜肥厚,但表面尚光滑,闭合时双声带后方有小隙。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