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学教育目的题库

问题:

[多选]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其中这“三个结合”是指()。

A . 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B .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C . 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相结合
D . 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E . 政府办学与民间办学相结合

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表现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指向作用。 评价作用。 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有()。 科学性。 预见性。 有效性。 主体性。 阶级性。 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身体状态的剧变。 内心世界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觉醒。 独立精神的加强。 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课程结构的编制即()。 课程计划。 课时分配。 课程设计。 课程改革。 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 后记部分。 原则部分。 说明部分。 序言部分。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其中这“三个结合”是指()。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三个结合”是指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六个并举”是指在具体办学形式上,实行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