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武汉科技大学803固体物料分选理论与工艺(B卷答案)201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B卷标答)

考试科目: 830固体物料分选原理及工艺

(共三大题,满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何谓双电层结构?

答:双电层包括矿物表面及其所联系的一层溶液,分为定位离子层和外层,外层包括紧密层(又称Stern 层) 和扩散层。双电层外层与内层定位离子符号相反起电性平衡作用的离子称为配衡离子。配衡离子对表面没有特殊的亲和力,是靠静电吸着的。矿物表面的荷电层决定其表面的电位符号,荷正电时,表面电位为正,反之亦然。根据表面荷电的起因,一般认为定位离子为H+和OH-,而对于其它离子型矿物以及硫化矿物而言,组成矿物晶格的同名离子即为定位离子

2.何谓矿物晶体表面的饱和键力和不饱和键力?

答:矿物晶体内部的任一质点,由于与周围分布的相邻质点相互作用,使键力处于平衡饱和状态,习惯称为饱和键力;而位于晶体表面,例如面心附近的任一质点,则除了在此平面内以及朝向立方体内部的键力因与相邻质点相互作用得到饱和外,在朝向空间这个方向,面心附近的质点的键力则未得到补偿,因而处于未饱和状态,称为不饱和键力或表面不饱和键能。由此可见,处于表面的质点对外界具有吸附其它物质的能力和作用活性。

同样,位于棱边上的任一质点,将在两个方向上具有不饱和键力,即棱边上质点的键力不饱和程度较高,其对外界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作用活性。而位于任一顶角的质点,则因在三个方向上都有不饱和键力,所以位于顶角处的质点不饱和键力最强,即顶角处质点的键力不饱和程度最高,对外界吸附活性也最高,作用也最强烈。

以上说明,矿物经破碎、磨细后,不管是沿任何方向发生破裂,在断裂面上的质点均存在着不饱和键力,且在不同部位未得到补偿键力的不饱和程度亦不相同,其在断裂面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和作用活性。

这些具有不饱和键力的表面对气体分子、水分子、药剂分子、离子或水溶液中的其它分子、离子,均会发生吸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矿石经破碎磨细后,其比表面虽随之增大,形成的棱、角吸附“活性中心”亦增加更多。所以,矿石磨得越细,吸附能力和作用活性也愈强烈。

3.何谓润湿现象?

答:润湿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界面现象,

这是由于液体从固体表面排挤空气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