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由免疫异常引起的血小板过度破坏。 不会出现内脏出血。 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男女发病率接近。
烧伤后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红细胞丢失。 全身感染。 烧伤创面水分蒸发加速。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丢失。 心功能降低。
男性,40岁。农民。突然畏寒发热4d伴头痛,全身肌肉痛,以腓肠肌痛为著,于8月中旬来诊。按“感冒”治疗,未见好转,3d后皮肤出现淤斑,淤点、巩膜黄染入院。体检:体温39.4℃,巩膜黄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肋下2cm,腓肠肌有明显压痛。检验:WBC25.2×10/L,N0.80(80%),血小板25×109/L,尿蛋白(++),尿红细胞20~30/HP,血清总胆红素53.2μmol/L,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流行性出血热。 钩体病。 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急性肾小球肾炎。
男性,68岁,乏力、腹胀消瘦8个月,查体:脾大平脐,全血细胞减少,骨穿多次干抽为明确诊断最需要做的检查是() A.腹部B超。 骨髓活检。 染色体检查。 脾穿刺活检。 NAP积分。
女,7岁,已替换,临床检查发现牙有以下特征,其中不属于正常的是() 上下前牙轻度拥挤。 上侧切牙牙冠向远中倾斜。 前牙轻度深覆

。 前牙轻度深覆盖。 上下第一恒磨牙偏远中关系。
男性,68岁,乏力、腹胀消瘦8个月,查体:脾大平脐,全血细胞减少,骨穿多次干抽最不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