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908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答案】《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章炳麟发表的反对君主立宪的著名论文。1903年,章炳麟
,批驳了康有为的保皇观点。针对康有为关于中在《苏报》上发表了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国“公理未明,旧俗俱在”因而“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观点,他指出:“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
,是当时革命派从思想上、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理论上正面批判立宪派的重要著作。
2. 黄海海战
【答案】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进行的海上决战,也称大东沟之役。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双方展开激战,清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率官兵英勇奋战,壮烈牺牲。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5艘沉毁,6艘受伤,死伤官兵约800余人,损失重大,但主力尚存。日本舰队5艘受重伤,官兵死伤300余人,也遭到沉重打击。此后李鸿章避战求和,下令退守威海卫,使日本控制了制海权。
3. 《瀛环志略》
【答案】《瀛环志略》是近代中国人系统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名著,作者徐继畲于1844年完
,1844年改名为《瀛环考略》,最后定名为《瀛环志略》成初稿,初名《舆地考略》。该书共10卷,
分装6册,总分图共44幅。书中先为总说,后为分叙,图文并茂,互为印证,于各洲之疆域、种族、人口、沿革、建置、物产、生活、风俗、宗教、盛衰,以及列国比较,皆言之颇详,亦间有议论。不仅介绍近代地理知识和科学技术,还介绍了西方的民主制度,该书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对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产生了重大影响。
4. 《瑷珲条约》
【答案】《瑷珲条约》是1858年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瑷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①沙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②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③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瑷珲条约》得到清政府认可是在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时。
5. 《应诏统筹全局折》
【答案】《应诏统筹全局折》是1898年1月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六书。主要内容是请求光绪皇帝厉行变法,指出当前有三件急事:一日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日设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日开制度局而定宪法。这是康有为第一次受皇帝之命提出的变法的具体措施。《应诏统筹全局折》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6. 新生活运动
【答案】新生活运动是指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的旨在提高国民知识和道德,过合乎礼义廉耻的新生活的国民教育运动。中心准则是“礼、义、廉、耻”。从改造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具体标准是“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新运虽然标榜“新”生活,内容却是“旧”的儒家伦理思想。运动由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主持,在全国1300多个县设立了新生活运动分会,成立了总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新生活劳动服务团,后发展到40万人以上。新生活运动有控制民众反共的一面,也在抗战爆发后起到了一些战时服务、救济等作用。新生活运动最后因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内战失利“暂停办理”,无疾而终,总体成效不大。新生活运动是指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的旨在提高国民知识和道德,过合乎礼义廉耻的新生活的国民教育运动。中心准则是“礼、义、廉、耻”。从改造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具体标准是“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新运虽然标榜“新”生活,内容却是“旧”的儒家伦理思想。运动由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主持,在全国1300多个县设立了新生活运动分会,成立了总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新生活劳动服务团,后发展到40万人以上。新生活运动有控制民众反共的一面,也在抗战爆发后起到了一些战时服务、救济等作
用。新生活运动最后因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内战失利“暂停办理”,无疾而终,总体成效不大。
7. 《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的一份指导土改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中国土地法大纲》肯定和发展五四指示中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原则,并改正了其对富农的过度照顾的缺点,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生产积极性得到调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8. 商会组织
【答案】商会组织是清末在旧式商业、手工业行会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辛亥革命前,商会在中国社会上已有很大的势力,北京政府时期又有很大的发展,其组织遍布全国各地。1912年,
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并建立了常设机构,1914年3月,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商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政府期间,该组织召开了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进行商务活动,而且参加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活动。
9. 保国会
【答案】保国会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的重要政治团体。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引起瓜分中国危机。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其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即保国家政权、领土不丧失,保民族种类能自立,保圣教不失。在北京、上海设总会,各省、府、县设分会,意在合群策、群智、群力,发愤救亡,推动维新运动保国会遭到顽固派的强力反对,不久停止活动。
10.虎门销烟
【答案】虎门销烟即由林则徐主持的查禁和销毁鸦片的禁烟运动。鸦片输入使清朝统治者感受到了严重危机,1838年12月31日,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通知外国烟贩限期呈缴所有鸦片。英国烟贩迫于禁烟压力缴出鸦片2万余箱,美国烟贩也缴出1500余箱,共计237万余斤。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
二、论述题
11.1928至19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哪些?
【答案】1928至19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有七个,艮口:
; (1)井冈山根据地(后来发展为中央根据地)
(2)赣南闽西根据地(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
; 基础,并对各地区红军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建设起了鼓舞和示范的作用)
; (3)湘鄂赣根据地(湘鄂赣边是我党领导下的重要红色割据区域,是红军的重要诞生地)
(4)闽浙赣根据地(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曾高度称
; 赞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和“模范的闽浙赣省”)
(5)鄂豫皖根据地(1930年6月,召开鄂豫皖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鄂豫皖特
; 区苏维埃政府。至此,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形成。)
(6)洪湖湘鄂西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的湘鄂西革
; 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
(7)广西左右江根据地(中国西南边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
12.论述晚清至民国时期外交体制的变化及其影响。
【答案】(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
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并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