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817分析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测定煤中硫时,称取2.100g 煤试样,处理成0.08800mol/L的
为( )。 A.1.84% B.3.68% C.0.92% D.0.46% 【答案】B
溶液后,加入
用
则试样中
标准溶液返滴定,终点时消耗l.00mL ,已知
2. 离子交换法主要是将离子交换剂作为吸附剂,通过某种作用,将溶液中相反电荷的物质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请问下列方式中可以实现以上操作的是( )。
A. 氢键作用 B. 静电作用 C. 疏水作用 D. 范德华力 【答案】B
3. 下列化合物中带标志质子的化学位移归属正确的应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烷基上H 的化学位移为烯H 的化学位移为
4.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B. 产生紫外线
C.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 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答案】C
【解析】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进行定量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锐线光源的发射线与原子吸收
第 2 页,共 40 页
醛H 的化学位移为
线的中心频率完全一致。
5. 已知EDTA 的以EDTA 滴定等浓度的
分别为0.9, 1.6, 2.0, 2.67, 6.16, 10.26。现在pH>12的碱性溶液中,,已知在此条件下
不发生副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滴定至50%时,pCa=pY B.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Ca=pY C. 滴定至150%时,pCa=pY D. 上述三种叙述均不正确 【答案】B A 项溶液中【解析】项Y 过量
仅被滴定
,
B 项因为
pCa=pY; C 和Y 均无副反应,
6. 在一定酸度和一定浓度的溶液中
,的溶解度是( )。
A. B.
C. D. 【答案】B
7. (多选)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可采用(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可采用( );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精密度,可采用(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选择性,可采用( )。
A. 显色反应产物大的显色剂 B.
作测定波长 C. 选择适当的参比液
D. 控制比色皿厚度及有色溶液浓度 【答案】AB ; CD ; B ; C
【解析】(1)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反映化合物的特性。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吸收光谱上,任意一点都对应化合物的同一浓度。同样浓度下测定,吸光度A 越大,灵敏度越高,因此使用显色反应产物s 大的显色剂和以度及溶液浓度可以使测定吸光度值在法。
(3)同一浓度下,测定的吸光度值越大,由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引起吸光度的相对误差变化越小,即方法的精密度越好。
(4)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避开参比溶液中干扰成分对测定的影响,即提高了分析方法的选择性。
第 3 页,共 40 页
作测定波长均可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之间,因此CD 两项均为提高分光光度法准确度的方
(2)选择正确的参比液可以扣除干扰物质对待测组分的影响,消除系统误差。控制比色皿厚
8 欲使稀释后的HC1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需要在的
HC1溶液中加入水量为( )。
A.60.0mL B.182.40mL C.121.60mL D.243.20mL 【答案】C
9. 0.1mol/LNaOH滴定0.1mol/LHAc溶液,化学计量点时pH 为( )。
A.7.0 B.9.7 C.8.7 D.5.3
【答案】C
【解析】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酸度取决于NaAc 。NaAc 为一元碱,由最简式可求出溶液的pH 。
10.在非缓冲溶液中,使用EDTA 来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 将会( )
A. 升尚 B. 不变 C. 降低
D. 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 【答案】C
,
二、判断题
1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结果达到精密度要求的有效方法。( )
【答案】×
12.强酸滴定强碱时,滴定突跃范围与它们的酸碱强度和浓度有关。( )
【答案】×
【解析】强酸滴定强碱时,滴定突跃范围只与它们的浓度有关。
13.EDTA 与金属离子进行络合反应时,一个分子的EDTA 可以提供的配位原子个数是6。( )
【答案】√
14.对一组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
【答案】×
【解析】准确度是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系统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随机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故若实验数据之间的符合程度
第 4 页,共 40 页
则说明实验数据准确度高。(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