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822民法学与刑法学之《刑法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受贿罪

【答案】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①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③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

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2. 职务侵占罪

【答案】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犯罪主观方而是故意,并具有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目的。

3. 赦免

答; 赦免是指国家宣告对犯罪人免除其罪、免除其刑的法律制度。包括大赦和特赦两种。大赦是指国家对不特定的多数犯罪分子的赦免,这种赦免的效力及于罪与刑两个方面。特赦是指国家对特定的犯罪分子的赦免,即对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的执行。这种赦免只赦其刑,不赦其罪。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刑法》中所说的“赦免”即指特赦。

【答案】

4. 合同诈骗罪

【答案】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

①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中,实行了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

且所骗取财物数额较大;

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任何己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④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5. 期待可能性

【答案】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他合法行为。期待可能性理论认为,如果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合法行为,就不能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非难,也就不存在刑法上的责任。

二、选择题

6. 甲喝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驶入人行道,当场将行人乙、丙、丁撞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 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 甲构成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想象竞合犯

C. 对甲应以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

【答案】B

7. 中国尚未批准的人权条约是( )

A.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B.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C.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答案】B

8. 合同无效后,一方当事人请求对方当事人返还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货物,此种请求权属于( )

A. 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B.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C. 侵权返还请求权

【答案】B

9. 关干缓刑,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的? ( )

A.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B.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 已满75周岁的人可以适用缓刑

【答案】C

10.与《法国民法典》相比,《德国民法典》更多地受到( )的影响。

A. 《学说汇纂》

B. 《法学阶梯》

C. 《十二铜表法》

【答案】A

11.在特别程序审理过程中,如发现所受理的案件属于一般民事权益争议,人民法院应当( )

A. 继续审理

B. 裁定中止特别程序

C. 裁定终结特别程序

【答案】C

12.当代中国成文法形式不仅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也包括( )

A. 国际条约

B. 判例

C. 习惯

【答案】A

13.义务性规则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强制性

B. 任意性

C. 必要性

【答案】B

14.中国古代“亲亲相隐”原则最早规定于( )。

A. 汉代

B. 北齐

C. 唐代

【答案】A

1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权改变或撤销不适当规章的是( )

A. 国务院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A

16.法对人们的行为可以反复适用,这体现了( )的特征.

A. 法的强制性

B. 法的规范性

C. 法的普遍性

【答案】C

17.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死亡时,需要等待继承人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

A. 终结诉讼

B. 中止诉讼

C. 延期审理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