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4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价值标准

【答案】新闻价值标准,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发现、选择、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基本标准,即新闻价值属性。新闻价值标准是事实得以成为新闻事实的特性,包括五个要素,分别是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兴趣性。具体而言,①时新性,是指客观事实发生的时间性和在时间性基础上事实内容的新鲜性; ②重要性,是指事件或现象的重要程度; ③显著性,是指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显要性; ④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与收受主体的各种“距离”关系; ⑤兴趣性,要求新闻事实与人们的利益相关、具有非常态、人情味和情趣性。

2.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答案】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1918年10月4日成立,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北大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大文科教授徐宝磺任副会长,徐宝磺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该会出版的《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徐宝磺任编辑主任。该刊采用横排的先进编排形式,但仅出版3期。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一直活动到1920年12月。

3.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答案】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具体包括:①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③“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④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4. 更正与答辩原则

【答案】更正与答辩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的内容之一。更正,是指新闻报道中具体事项的交代出现失实,相关人有权要求传媒作出更正,传媒自身也有责任在发现差错时主动更正。答辩(又译为答复),是指被新闻报道提及的相关人,有权对报道内容的公正性或全面性进行答辩。对于相关人,这是一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 对于传媒和记者编辑,主动更正和允许相关人更正与答辩,则是遵循职业规范的问题。

二、简答题

5. 简述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理论讨论。

【答案】关于新闻出版自由问题,除法律和国际公约的条文研究外,还有一些理论讨论。

(1)新闻出版自由公认应受到四方面的法律限制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