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8个月,因发热、咳嗽8天,近3天加重,纳差。附近有百日咳患者,患儿未接受过预防接种。体检:体温37.5℃神志清,两眼睑水肿,咽红,诊断为百日咳。百日咳杆菌产生的毒素中,哪一种为主要的致病因子() A.百日咳毒素。 外毒素。 不耐热毒素。 组胺过敏因子。 淋巴细胞增多促进因子。
某些人皮肤接触油漆、染料、农药、化妆品、药物或某些化学物质后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关于接触性皮炎,叙述错误的是() A.发病机制属于Ⅳ型变态反应。 多在24h后出现症状。 严重者导致剥脱性皮炎。 变应原多数为半抗原。 通过血浆可发生被动转移。
属海绵类栓塞物质有哪些() 明胶海绵。 聚乙烯醇。 无水乙醇。 鱼肝油酸钠。 乙基阻塞胶。
患儿男,3岁。有饮食不洁史,高热2小时,体温40℃,呕吐一次,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神志不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败血症。
10岁男孩,近1周前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活动减少,尿黄,伴有发热,体温在37~38℃之间,近2天因症状加重来医院就诊。出生时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5年前曾注射丙种球蛋白1支。母亲有G-6-PD缺乏症。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脾未触及,化验ALT860U/L,T-Bill158.5μmol/L,抗-HBs阳性,抗-HCV阳性。若单纯为病毒性肝炎,对该患者当前的治疗原则应为()。 A.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为主要目的。 以保肝、降酶、退黄为主要目的,恢复正常肝功能,防止重型肝炎发生。 应用免疫调节药物,以抑制甲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药物治疗。 应用激素退黄。
张女士,63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寒战高热、黄疸12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病人取半卧位的目的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