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资料(06考点):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问题: 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施工机械的选择、配置”案例分析与答案考点真题解析 背景资料(06考点):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线长19.2km.该路地处平原地区,路基横断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层以黏土为主,其中K7+200~K9+800段,地表层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0%~52%,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论证,决定采用砂井进行软基处理,其施工工艺包括加料压密、桩管沉入、机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土石填筑工程,项目部根据作业内容选择了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布料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以及滑模摊铺机等机械设备. 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时,因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 问题: 1.选择施工机械时,除了考虑作业内容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针对土石填筑施工,项目部所选择的机械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06考点):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包AB路段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交通工程的施工。该路段全长105km,设计速度100km/h,有8个互通式立交,采用封闭式收费,使用非接触式IC卡,全线设8个匝道收费站,收费站监控室有人值守进行收费管理,设一个监控、收费及通信分中心,并且在监控中心值班大厅进行收费和监控的集中监视和控制。 收费站(包括车道计算机等)、收费分中心、监控分中心计算机系统都是独立的局域网,并相互连接组成广域网。 该工程在实施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积极组织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交通工程的特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重点考虑了土建、管道、房建施工进度安排,以及施工顺序及工艺的内容。 事件2:为了争取施工时间,当监控分中心的大屏幕投影机到货后,施工人员马上在现场开箱,并对其规格、数量进行了检查,随即进行了安装。 事件3:在施工中,业主要求承包商完成-个合同中没有的基础施工项目,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拟就此协商计价。 事件4:在监控、收费、通信系统的安装和单体测试完成后,随即准备进行系统调试和交工。 问题: 1.针对交通工程的特点,补充事件1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还应重点考虑的内容。 2.指出事件2在设备检查方式和检查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设备安装完毕后,还应重点检查哪两项内容才能进行通电试验与测试? 3.事件3中的基础施工项目是否可以采用计日工计价?说明理由。并列出在施工合同中的三个计日工表名称。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案例分析与答案考点解析题背景材料: 某路桥公司在某地承建了一座特大型斜拉桥工程,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拟定了有关技术交底的要求如下: (1)技术交底按如下方式进行: 1)技术交底应按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和不同方式进行,应使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内容、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2)项目经理部的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经理组织和主持实施。3)总工负责向班组交底。4)对于分包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向分包单位详细地就承包合同中有关技术管理、质量要求、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办法以及合同中规定双方应承担的经济合同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全面交底。 (2)技术交底的应包含以下内容: 1)承包合同中有关施工技术管理和监理办法,合同条款中规定的法律、经济责任和工期; 2)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 3)工程合同技术规范、使用的工法或工艺操作规程; 4)材料的特性、技术要求及节约措施; 5)季节性施工措施; 6)试验工程项目的技术标准和采用的规程; 7)适应工程内容的科研项目、四新项目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的技术要求。 问题: (1)作为一名建造师,你认为技术交底的方式中有何不妥之处?请指出,并改正。 (2)技术交底的内容是否完善?如不完善,请补充。
“图纸会审”案例分析与答案解析题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特大型桥梁工程,施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了图纸会审,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参加。发现其中基础设计由于地质条件的改变,需要进行局部设计变更,为了节省时间,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在各方努力下,工程顺利完成。 问题: (1)背景中提及的图纸会审属于哪类会审? (2)按照会审制度的要求,分析背景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材料、构(配)件试验管理”案例分析与答案考点解析题背景材料:
某工程项目,项目经理部为了控制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建立了工地实验室,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进场的质量、型号、规格。在供货商提供了材料检验报告后,方可与供方签订供应合同;
(2)在开始工作之前,将实验室和流动试验站所在位置和面积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在施工过程中,实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要求,分清与实验室试验、检测的项目,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验工作;
(4)试验室对试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报告印成一定格式的表格,同时应有试验、计算、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
(5)对预制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检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构件型号、规格数量、出池或出厂日期。
问题:
(1)以上所列施工单位制定的原材料、构配件试验管理制度的1~5条是否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逐条说明,若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指出改正。
(2)请说出第5条中,检验后和安装后的管理制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