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内科(医学高级)题库>儿内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7岁,因四肢无力1天入院。入院前1天,患儿起床后感乏力,站立行走困难,并迅速加重,累及双上肢,不能端碗,声音变小,饮水呛咳。病程中无排尿及排便障碍,无头痛、呕吐及视物模糊,无惊厥及意识障碍,无发热,病前2周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无类似病史,否认遗传病家族史。体检:T37℃,R30次/min,HR100次/min,神清,对答切题,声音嘶哑,咽反射减弱,双侧呼吸动度减弱,双肺散在痰鸣音,心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下,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2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未引出,膝腱反射未引出,颈抵抗,双侧克氏征阳性,双侧巴氏征阴性,无感觉障碍。目前应重点安排哪些检查项目()

A . A.血清钾、钠、氯、钙、镁
B . 血气分析
C . 肌酶谱
D . 腰穿脑脊液检查
E . 脊髓MRI
F . 四肢周围神经传导功能检测
G . 新斯的明药物试验

患者女,15岁,海南琼海人,学生,因“发热、畏寒6d,腹痛、腹泻2d,皮疹1d”于8月23日来诊。患者6d前突起发热,体温39℃,伴畏寒、头痛、肌肉痛;2d前出现腹痛、腹泻,水样粪,4次/d。在外院就诊服用过“解热镇痛药”,1d前出现全身皮疹,并排黑粪2次,量约100g。患者居住环境较差,鼠、蚊较多。入院次日体温下降,但头痛、腹痛持续,且出现出冷汗、心悸,尿量减少伴嗜睡、烦躁不安。查体:嗜睡、轻度烦躁,能合作;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四肢皮肤湿冷,四肢、躯干见数量较多,大头针帽大小、压之不退色暗红色斑丘疹,下肢皮肤可见散在分布的淤点、淤斑,注射部位淤斑尤为明显。实验室检查:血WBC10.2×109/L,N0.80,PLT18×109/L;ALT270U/L,AST180U/L,TBil62.3μmmol/L;BUN6.7mmol/L。关于本患者的诊断,叙述错误的是() A.初步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的可能性不大。 患者的年龄与疾病的诊断没有关系。 患者的性别与疾病的诊断密切相关。 血清中和抗体的监测中,lgG(+)较lgM(+)的意义大。 患者的居住地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患者四肢皮肤湿冷提示感染性休克的可能性大。 患者四肢皮肤湿冷对临床类型的诊断有帮助。 患者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晕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细数。治疗可选用的方药是() 柴胡疏肝散。 当归龙荟丸。 左归丸。 天麻钩藤饮。 半夏白术天麻汤。 女性,68岁。因咳嗽、痰血1个月余就诊。X线检查疑似右下叶中央型肺癌,痰病理细胞阴性。进一步检查首选() 经皮穿刺肺活检。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CT扫描。 磁共振显像。 核素扫描。 女性,3岁,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形体瘦弱,除厌食、拒食外,若进食选举稍多或进较难消化食物,则大便夹有残渣,容易出汗,舌质淡,舌苔薄白。此患儿脾胃气虚型厌食治法是() A.调脾助运。 养胃育阴。 健脾益气。 调和脾胃。 以上都不是。 归脾汤适用于() A.气血亏虚型眩晕。 B.心脾两虚型失眠。 C.心脾不足型健忘。 D.血虚发热型内伤发热。 E.心血不足型汗证。 患儿,男,7岁,因四肢无力1天入院。入院前1天,患儿起床后感乏力,站立行走困难,并迅速加重,累及双上肢,不能端碗,声音变小,饮水呛咳。病程中无排尿及排便障碍,无头痛、呕吐及视物模糊,无惊厥及意识障碍,无发热,病前2周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无类似病史,否认遗传病家族史。体检:T37℃,R30次/min,HR100次/min,神清,对答切题,声音嘶哑,咽反射减弱,双侧呼吸动度减弱,双肺散在痰鸣音,心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下,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2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未引出,膝腱反射未引出,颈抵抗,双侧克氏征阳性,双侧巴氏征阴性,无感觉障碍。目前应重点安排哪些检查项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