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住院医师临床病理科题库>神经外科题库

问题:

[单选] 男,28岁,不慎从4米高坠落。当即昏迷约3小时。醒后出现头痛、呕吐,右耳道流血性液体、口向左歪。诊断应考虑()

A . 脑震荡、颅前窝骨折
B . 脑震荡、颅中窝骨折
C . 脑震荡、颅后窝骨折
D . 脑挫伤、颅前窝骨折
E . 脑挫伤、颅中窝骨折

某病人,男,20岁,从5米高处落下,头额部先着地,伤后昏迷送医院后才逐渐清醒,3小时后病人再次昏迷。检查:脉搏60次/分,血压21.28/11.97kPa,呼吸12次/分,诊断应是() 重度脑震荡。 轻度脑挫裂伤。 重度脑挫裂伤。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一头部被木棒击伤的患者,伤后昏迷10余分钟,清醒后头痛、呕吐,3小时后再次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左侧偏瘫,X线拍片右颞骨线形骨折,最可能诊断是() 颅内血肿。 急性硬膜外血肿。 脑挫伤。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脑干损伤。 男,36岁,车祸头部受伤,伤后不省人事约半小时,清醒后诉头痛、恶心、呕吐,4小时后再次昏迷。首先考虑() 颅底骨折。 脑震荡。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颅盖骨折。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颅内杂音。 眼球突出。 眼球运动障碍。 视神经乳头水肿。 对侧肢体偏瘫。 头部外伤后最常扪触到的头皮下波动是() A.皮下血肿。 B.帽状腱膜下血肿。 C.骨膜下血肿。 D.皮下积液。 E.皮下积脓。 男,28岁,不慎从4米高坠落。当即昏迷约3小时。醒后出现头痛、呕吐,右耳道流血性液体、口向左歪。诊断应考虑()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脑挫裂伤因受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差别较大。意识障碍受伤当时立即出现,昏迷时间超过30分钟,可长达数日、数周、数月。生命体征改变因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多有脉搏慢强、呼吸慢深、血压增高等库欣反应,晚期,呼吸、循环功能随之衰竭。重症病人的体温常在39℃左右;若下丘脑受损,体温可持续不升或高达40℃以上(中枢性高热)。局灶症与体征:如大脑中央前回损伤,出现对侧肢体抽搐、硬瘫、腱反射增强、巴氏征阳性等;脑挫裂伤若发生在大脑皮质的"静区",即功能区的边缘部位,可无局灶症。脑膜刺激征:由于脑组织和血管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病人可有剧烈头痛、颈项强直、克氏征与布氏征阳性等。一般经5~7天,随出血停止,积血吸收而逐渐减轻。颈项强直于1周左右逐渐消失。头痛、呕吐:头痛症状只有在病人清醒之后才能陈述;如果伤后持续头痛,频繁呕吐,应究其原因,可行CT检查,以明确颅内有无血肿。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和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各异。CT及MRI检查对脑挫裂伤的诊断有明确意义。颅底结构复杂,一般可依据伤史、皮下淤斑、脑脊液外漏和脑神经损伤等,进行诊断,X线检查意义不大。CT扫描可利用窗宽和窗距的调节清楚显示骨折的部位,有重要价值。颅前窝骨折:眼结膜下出血,眼睑皮下淤斑,鼻或口腔流出血性脑脊液,可并发嗅视神经损伤。颅前窝骨折易引起球结合膜下出血及迟发性眼睑皮下淤血,俗称"熊猫眼"。颅中窝骨折:外耳道流出血性脑脊液,出现同侧面神经瘫痪、耳聋、耳鸣等。颅后窝骨折:逐渐发生耳后、颈枕区皮下淤斑,脑脊液漏至胸锁乳突肌和乳突后皮下,脑神经损伤少见。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