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0新闻传播史论(2)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0新闻传播史论(2)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题库(一) . .... 2

2017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0新闻传播史论(2)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题库(二) . .. 21

2017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0新闻传播史论(2)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题库(三) . .. 40

2017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0新闻传播史论(2)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题库(四) . .. 63

2017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0新闻传播史论(2)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题库(五) . .. 94

一、简答题

1. 怎样写好动态消息?

【答案】写好动态消息,需注意如下几点:

(1)善于捕捉动态新闻的报道题材

动态新闻的一事一报,首先要求记者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具有传播价值的新的事实、新的信息,并立即采取行动。

(2)客观记述,增强可信度

动态新闻对“客观笔法”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写作动态新闻,要尽可能采用客观记述的方式,压低主观色彩,以增强说服力。(3)传达现场气氛,使新闻更具动感

动感一一读者借助文字可以领略到的对事物变动的感觉,是动态新闻写作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动感的妙处在于,它可以将读者带入其中,令读者感同身受,增强读者对事件的兴趣,或者提升读者对事件的关心程度。

(4)连续报道,确保时效

时效是动态新闻的生命。动态新闻保证时效的方法之一,是“化整为零”,以确保即时发稿。突发事件或其他时效性很强的事件,一般不待事情全部结束,或有了结论之后再报,而是跟踪事件进展,随时发出消息。

2. 怎样认识事件性消息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答案】事件性消息是消息的“正宗”。

(1)新闻报道必然追逐事件

人类自有传播活动起,尤其是自从商业性报纸诞生之后,事件始终是传播者猎获的目标。 ①事件本身具有明显的“变”,即变动的特点,是环境变化的一部分,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②事件本身程度不同地都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具有典型不范、典型不警的作用;

③凡事件都有其原始的戏剧性,对读者都有吸引力。

(2)消息是报道事件的首选体裁

所有的(具各新闻价值的)事件都可以写成消息,消息的广泛适应性和制作、传播过程的短平快特点,为报道事件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面对突发性事件,消息无疑是最佳报道体裁。

3. 新闻素描与花絮在写作方法上有何区别?

【答案】新闻素描也称特写性消息,实际上就是微型特写,它运用“再现”手法,文字简练、篇幅短小,是典型的描写性消息。花絮可谓描写性消息中的“简讯”,是“单细胞”的新闻特写。二者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题材上,新闻素描题材分量较重,描写场面较完整,而花絮从侧面入手,选取重大场面中一些小的场景、小的情节进行描述。另外,花絮篇幅更短小。

(2)写作方法上不同

①新闻素描的写作方法

a. 灵活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基本按时间顺序行文,不受倒金字塔结构的束缚。b. 注重典型细节的描写以传达现场特有的气氛。c. 用自然、准确的文字再现事物本色,诉诸视觉,要用白描手法、恰当的词语,活画出真实的新闻场景,短小精悍。

②花絮的写作方法

a. 小角度:花絮着眼于大事件中的小事,只能从小处落墨,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抓拍小事,折射大事件的内涵、意义。

b. 大视野:花絮要有思想性,在大背景下选取花絮镜头。

c. 轻松幽默、亦庄亦谐:花絮以趣味性见长,写作要善于挥洒,不能拘束。

4. 新闻写作中交代新闻背景如何才能详略得当?

【答案】新闻背景作为烘托主题的绿叶,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读者的关注。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原因所作的说明。尽管不是每条消息、每篇通讯都要交代背景,但作为一个新闻事件,却经常需要靠必要的背景材料来为它作阐述和补充。

背景材料要运用得好,必须根据新闻的需要而确定,既要做到紧扣主题,言简意明,又不能以旧代新,以客代卞。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对比性手法烘托新闻主题时,选用背景材料的反差越强越好。对比性新闻背景是对事物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对比,以突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或更深刻阐明主题的背景材料。选用反差强烈的新闻背景作对比,既可以揭示新闻事实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凸显新闻事实的现实意义或历史意义,又可以使读者对新闻事实了解得更加深刻和完整。

(2)运用说明性手法烘托新闻主题时,背景材料要根据新闻题材安排得详略得当。选用说明性新闻背景可以更加清楚地介绍新闻事件的政治背景、历史演变或环境变化,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以及与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一般而言,消息中的背景材料力求“短小”,深度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力求“翔实”。

(3)运用注释性手法烘托新闻主题时,背景材料选用要尽可能地考虑帮助读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一篇新闻必须要让读者看得懂,这是所有新闻报道包括时事报道的底线。注释性新闻背景就是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增长知识、增长见识的背景材料。运用注释性新闻背景,能够起到使时事内容被读者了解、理解和接受的作用。特别是对时事新闻所涉及的一些新名词、新概念和专业术语作出注释,才能让读者获得便于理解的有效信息。

(4)综上所述,选用新闻背景材料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根据新闻主题和表现体裁(消息或通讯)灵活选用。由于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交代背景无非是为了衬托和说明新闻事实,因此,背景材料不应太多,否则会造成新闻枝蔓芜杂; 在份量上不宜超过新闻事实,以免主次颠倒,掩盖或冲淡了新闻事实。

5. 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有何区别? 并请列举新闻采写实例以说明。

【答案】新闻和文学在写作方式上一样,属于记叙文,它主要是通过记叙(叙述和描写)的方式,描述某个新闻事实,使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但新闻不只是掌握记叙文的一般写作规律,新闻真实要求采用新闻文体特有的非虚构记叙方式。

在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新闻与文学误认为一家。初学者更容易把两者混为一谈。划清两者之间的界限,有助于认识与掌握新闻写作的规律和特点。

(1)《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认为新闻与文学“在本质上有严格的区别,简直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他曾经撰文提出了两者在本质、功能、选材构思、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结构与修辞等12个方面的不同。如“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 “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文学是提供审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 有人无事不成新闻,有事无人不成文学”。其中第六个不同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梁衡指出:“对新闻来说,采访到了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 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构。”

(2)新闻真实与文学真实最主要的区别如下:

①新闻记叙的内容应是真实、刚发生的,是确有其人其事。而文学写作中的记叙,则是什么内容都可以写,己经发生、还未发生的,真实、虚构的,有很大的选择自由。文学中也有的是写真人真事,也要求真实,但它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写出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必太拘泥于事实的每一个细节,不必不差累黍。比较而言,非虚构叙述的话语权比较小,它被限制在确有的事实这样一个范围内。

②新闻真实则不仅要求基本事实真实,而且涉及这个事实的以及与它有关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字、每一个材料都不得有误,不能有半点虚假。自由想象的空间在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下显得非常狭小。它在内容和语言上显得很是谨小慎微,选词择句,要非常注意它的准确性、质朴性,不敢有任何稍有过分的矫饰、夸张。

(3)例如,在一篇题为《这就是马尔维纳斯》的报道中,记者描写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向议会宣布对阿根廷宣战那一刻的心理活动:她想见到她的丈夫丹尼斯。因为丹尼斯不仅是她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她政治生涯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这个细节对这位铁女人的报道是很有人情味的神来之笔。记者是怎样写的呢?

“她扫视全场。事后她回忆那一刻的情况时说:‘忽然,一个念头攫住了我,我想见到丹尼斯。这个念头是那么强烈,以至于我几乎控制不住自己。”,

请注意记者准确而谨慎的表达:“事后她回忆那一刻的情况时说”。显然这段心理活动由记者在事后采访得来,而且来自被采访者本人的自述。为表现这个重要的心理活动细节,记者在写法上也采取标准的新闻报道式,使得其真实性无懈可击。

6. 阅读下列消息,对其主体的写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