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专业硕士]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秧歌剧

【答案】秧歌剧是一种在民间秧歌基础上产生的新型小歌剧,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秧歌剧吸收了戏曲音乐成分和陕北民歌因素,内容多反映边区人民生产、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代表作《兄妹开荒》、《牛永贵负伤》、《周子山》等。秧歌剧的出现为新歌剧的产生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2. 王光祈

【答案】土光祈是音乐学家。其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涉及中国音乐、西方音乐、东方民族音乐、东西方音乐比较等领域,主要著作有《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王光祈在我国最早系统运用比较音乐学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是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先驱。

3. 《教我如何不想他》

【答案】《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艺术歌曲。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收入《新诗歌集》。歌词选自刘半农的白话体新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细腻地刻画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在音乐创作上,借鉴欧洲歌曲创作手法,同时在和声、旋律曲调上有意识地作民族化探索,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并配有钢琴伴奏。此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反映“五四”精神的佳作。

4. 沈心工

【答案】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仟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仟该校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 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 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

5. 国乐改进社

【答案】国乐改进社是1927年由刘天华、郑颖荪等35人发起成立于北京的民族音乐社团,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提出了“借助西乐研究国乐”,“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宏伟目标。该社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

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该社举办过多次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专场演出,出版了10期《音乐杂志》,是我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国乐社团。1932年刘天华去世后停止活动。

6. 贺绿汀

【答案】贺绿汀是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27年创作的《暴动歌》是我国最早创作的工农群众歌曲。1934年以《牧童短笛》一曲获得了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的头奖,开中国风格钢琴曲之先河。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抗日战争爆发后,创作的《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抗日题材歌曲广为流传。

二、选择题

7. 是( )在自己的《乐话》和《音乐通论》中提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

A. 丰子恺

B. 王光祈

C. 青主

【答案】C

【解析】青主以通信体的格式,诗化的语言撰写的《乐话》是我国近代音乐家青主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里,青主鲜明地提出了音乐的本质是“上界的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他更加关注音乐的本体以及音乐的哲学内涵,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的构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8. 京剧中的散板意思是( )。

A. 有板无眼

B. 无板无眼

C. 一板一眼

D. 一板二眼

【答案】B

【解析】京剧中的板眼,简单而言就是戏曲中的节拍和节奏形式。术语中就把强拍称为板,而把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合称板眼。一个小节即为一板,依板眼形式的不同,分别称为一板三限(四拍子)、一板一眼(一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或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板)等。

9. 中国近代最早的音乐期刊是1906年创刊的( )。

A. 《音乐小杂志》

B. 《民国唱歌集》

C. 《美育》

D. 《音乐杂志》

【答案】A

【解析】1906年李叔同独自编印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32开本,26页。刊中栏目众多,有图画、插画、社说、乐史、乐典、乐歌、杂纂、词府等。刊中各种文章皆短小精悍,其中最有价值的《音乐小杂志序》也不过五百余字。其中发表了他编写的乐歌三首:《隋堤柳》、《我的国》、《春郊赛跑》。仅出了一期,但是对中国其后的音乐期刊创作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后世的很多音乐杂志都受到它的影响。它所载的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早期同类创作中的模范作品,是中国人创作学堂乐歌的早期见证。

10.1907年,曾志忞、高寿田、冯亚雄等人在上海创办了音乐社团( )。

A. 夏季音乐讲习会

B. 亚雅音乐会

C. 乐歌讲习会

D. 音乐讲习会

【答案】A

【解析】1907年曾志忞学成归国后与高寿田、冯亚雄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夏季音乐讲习会”,对当时一些投身学堂乐歌事业的学习音乐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B 项,“亚雅音乐会”是1904年由曾志忞组织的。CD 两项,乐歌讲习会和音乐讲习会是由沈心工发起组织的。

11.下列乐曲中属于阿炳创作的琵琶曲的是( )。

A. 《欢乐歌》

B. 《三六》

C. 《大浪淘沙》

D. 《行街》

【答案】C

【解析】民间艺人阿炳(华彦钧)所创作的琵琶曲代表作有《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

12.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是( )

A. 山东

B. 丹东

C. 辽东

D. 广东

【答案】D

【解析】冼星海是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