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T38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流动比率
【答案】流动比率又称营运资金比率(Working Capital Ratio)或真实比率(Real Ratio),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一流动资产令流动负债。一般说来,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 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
2. 激励(Motivation )
【答案】(1)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通过使组织成员的需要、愿望、欲望等得到满足的方式来引导他们以组织或领导所期望的方式行事。
(2)激励理论
①早期的激励理论包括:A. 需要层次理论; B.X 理论和Y 理论; C. 激励一保健理论。
②当代的激励理论有:A. 二种需要理论; B. 目标设定理论; C. 强化理论; D. 公平理论; E. 期望理论。
(3)激励员工的内容
在管理实践中,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内容包括:①认清个体差异,使人与职务相匹配; ②运用目标; ③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④个别化奖励; ⑤奖励与绩效挂钩; ⑥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
3. 定量学派
【答案】定量学派又称定理管理学派,是相对定性管理学派而言的学术派别。它的主导思想是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科学方法对经济现象做量化分析,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与定性管理相比,定量管理具有以下优缺点:
(l )优点
①力求减少决策中的个人主观判断成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来寻求决策工作的科学化;
②各种可行方案均以效益高低作为评判依据,有利于实现决策方案的最优化;
③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辅助决策的手段,使复杂问题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优化的解决方案。
(2)缺点
①不能脱离定性分析而独立存在;
②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组织中成员的行为;
③有时受到实际情境难以定量化的限制。
4. 负债比率
【答案】负债比率,是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它反映企业所有者提供的资金与外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的比率关系。一般来说,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债务比率可以很高。确定合理的债务比率是企业成功地举债经营的关键。
5. 前向一体化
【答案】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商业企业,或者拥有和控制其分销系统,实行产销一体化。即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也就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生产技术的可能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战略。实施前向一体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特许经营,采用特许经营的形式授权其他厂商经销自己的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是用途最广、也是非常有效的前向一体化方式。
6. 德尔菲技术
【答案】德尔菲技术是兰德公司提出的,用于听取专家对某一问题的意见。运用这一方法的步骤是:①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和邀请做过相关研究或有相关经验的专家; ②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分别提供给专家,请他们各自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写成书面材料; ③管理者收集并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后,将综合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如果分歧很大,可以开会集中讨论:否则,管理者分头与专家联络:④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
7. 动机
【答案】动机是指激励人去行动的主观原因,经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它是个人发动和维持其行为,使其导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产生动机的原因有以下两个:①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②刺激,包括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
二、简答题
8. 组织层面的变革阻力有哪些?
【答案】组织层面的变革阻力主要包括:
(1)结构惰性。指组织拥有内在的机制保持其稳定性。当组织面临变革时,结构惰性就会充当反作用力,努力维持原有的稳定状态。
(2)有限的变革关注。组织由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子系统组成,在变革时不可能只对一个子系统实施变革而不影响其他子系统。所以,在子系统中进行有限变革可能会因为更大系统的问题而遭受抵制变得无效。
(3)群体惰性。即使个体想改变自己的行为,群体规范也会成为抵制变革的约束力。
(4)对专业知识的威胁。组织模式的变革可能会对特殊群体的专业知识构成威胁,那么该群
体就会抵制对他们造成影响的威胁。
(5)对己有权力关系的威胁。任何决策权力的再度分配,都会威胁到组织长期以来己经形成的权力关系,那么这些权力关系就会成为变革的阻力。
(6)对已有资源分配的威胁。组织中控制一定数量资源的群体,为了避免变革对他们所控资源的影响,常常成为变革的阻力。
9. 试分析不同产品竞争战略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竞争首先表现为不同企业利用各具特色的产品对相同用户的争夺。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产品竞争。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竞争中,企业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产品开发战略:领先战略、追随战略以及模仿战略。不同产品竞争战略的优点和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1)领先战略
又称“先发制人”的战略。这种战略是指企业力图在本行业发展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企业如果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强大的研究与开发部门,能独立进行研究和试制,则比较容易做到率先研制和采用新技术去生产新的产品,从而使产品的技术水平优于其他企业,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企业能否采用领先战略,不仅要分析目前的条件,而且更应注意未来的持续发展。如果只是一次领先、随后被竞争者迅速赶上,那么这种选择的成本可能是非常高昂的。
(2)追随战略
又称“后发制人”的战略。这种战略是指企业紧紧追随在领先企业的后面采用新技术,并对
别人己经采用的技术加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在降低产品成本和完善产品质量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采用这种战略,要求企业能了解先导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发展动向,迅速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利用和改进,以避免自己的市场地位受到威胁。这种战略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研究费用,又可使企业保护自己,防止竞争对手的技术进步对自己构成威胁,甚至能帮助企业后来居上,开发出技术性能更加先进的产品。因为一种新产品刚上市时,往往不是完美无缺的,后来者完全可以根据用户的反应和意见及时地加以改进,创造出质量更优的产品来。
(3)模仿战略
持这种战略的企业自己不进行新产品研制开发,而是靠购买专利、利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来改进自己的产品。实施这种战略可节省费用,并可迅速地获得新技术。但购进的新技术别人己采用过,市场发展前景相对受到影响。那些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通常采用这种战略。
10.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几种? 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哪些项目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企业的各项存货,由于种种原因(如购进时间、批量、地点等)形成不同的购进单价,而发出存货时,就涉及采用哪一个购进单价进行计量的问题。存货计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①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日常发出材料等存货的实际成本,要按库存存货中最先购进的那批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如果发出的存货属于最先购入的两批或三批,且单价不同,就要用两个或三个不同的单价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