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804管理学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804管理学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804管理学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二) . 14 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804管理学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三) . 24 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804管理学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四) . 32 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804管理学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五) . 41
一、单项选择题
1. 解决直线与参谋间冲突的一个主要方法是( )
A. 赋予直线管理人员参谋职权
B. 让直线人员更多地依靠参谋人员的知识
C. 允许直线人员压制参谋人员
D. 把直线与参谋的活动结合起来
【答案】D
2. 公司好几个青年大学生在讨论明年报考MBA 的事情。大家最关心的是英语考试的难度,据说明年将会有很大提高。请根据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判断以下4人中谁向公司提出报考的可能性最大? ( )。
A. 小郑大学学的是日语,2年前来公司后,才开始跟着电视台初级班业余学了些英语
B. 小齐英语不错,本科就学管理,但他妻子年底就要分娩,家中又无老人可依靠
C. 小吴被公认为“高材生”,英语棒,数学强,知识面广,渴望深造,又无家庭负担
D. 小冯素来冷静多思,不做没把握的事。她自信MBA 联考每门过关绝对没问题,但认为公司里想报考的人太多,领导最多只能批准1人,而自己与领导关系平平,肯定没希望获得领导批准
【答案】C
3. 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
A. 人际角色
B. 信息角色
C. 决策角色
【答案】A
4. 下列是“复杂人”假设内容的是( )。
A. 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领导能满足其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B. 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办法
C. 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D. 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仟何责任,而甘心受别人的领导
【答案】C
【解析】“复杂人”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种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5. 提出权变理论的是( )。
A. 吉沙利
B. 菲德勒
C. 布莱克
D. 施米特
【答案】B
6. 为了激发员工内在的积极性,一项工作最好授予哪类人? ( )。
A. 能力远远高于任务要求的人
B. 能力远远低于要求的人
C. 能力略高于任务要求的人
D. 能力略低于任务要求的人
【答案】D
7. 切斯特·巴纳德将组织看成是一个( ),在组织中人们应该相互合作。
A. 乌托邦式的工作场所
B. 理想的官僚行政机构
C. 社会系统
D. 权威与自由结合的地方
【答案】C
【解析】切斯特·巴纳德是组织行为的早期倡导者,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实际的管理者将组织看作一个需要协调的社会系统; 管理者的工作是沟通和激励雇员做出最大的努力;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8. 实施目标管理的主要环节是:①逐级授权②目标的制定与展开③实施中的自我控制④成果评价这些环节的逻辑顺序是( )。
A. ②一①一③一④
B. ②~③~①一④
C. ③~②~①~④
D. ①一②一③一④
【答案】B
【解析】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目标管理的过程包括:
①制定目标:
②明确组织的作用;
③执行目标;
④成果评价;
⑤实行奖惩;
⑥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二、简答题
9. 系统原理包含哪些内容? 简要说明其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答案】(1)系统原理
管理系统原理是根据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普通系统论发展起来的。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组成,在一定环境下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反映了物质世界最普遍的本质联系。任何管理实质上都是对系统的管理,没有系统,也就没有管理。
管理的系统原理源于系统理论,它认为应将组织作为人造开放性系统来进行管理。它要求管理应从组织整体的系统性出发,按照系统特征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系统运行的规律,对管理各方面的前提做系统的分析,进行系统的优化,并依照组织活动的效果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控制组织系统的运行,最终实现组织目标,这就是管理系统原理的基本涵义。
具体地说,管理系统原理主要有五个观点:整体性观点、开放性观点、动态性观点、综合性观点、环境适应性观点。
(2)系统原理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①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十只是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使全部人员将个人的目标内化,向组织靠拢,这就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②可以使组织时刻保持动态的平衡,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能迅速地应对外界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的变化。
③可以在组织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从而在竟争中取得优势。
10.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领导方式与下属成熟度应如何匹配?
【答案】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SLT ),又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科曼于1966年提出,并由美国管理学家保罗·赫塞(PaulHersey )和肯·布兰查德(KenBlanchard )加以发展的一个关注下属成熟度的权变领导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认为,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而实现的,选择的过程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而定。而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