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数量经济学802经济学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古典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答案】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表明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其含义或基本思想是:由于存在失业,厂商们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上,获得他们所需要数量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假定为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于是,他们愿意按现行价格水平,提供需求所要求的数量。
2. 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答案】储蓄一投资恒等式是分析宏观经济行为十分重要的一个命题。根据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可得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分别为I=S, I=S+(T-G )和I=S+(T-G )+(M-X+Kr )。
需要注意的是,储蓄一投资恒等式是定义恒等,没有实际意义。这里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的角度,就整个经济而言,事后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以及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和事后的投资总量相等,而后面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投资(事前投资)等于计划储蓄(事前储蓄)所形成的经济均衡状态。
3. 引致需求
【答案】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在众多影响消费的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收入。同时,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而消费可以近似表示为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用公式表示为c=α+βy 。其中,。为消费者为满足基本生活
所必不可少的消费部分; 而引致消费指的是收入引致的消费,是边际消费倾向刀和收入Y 的乘积。
4. 适应性预期
【答案】适应性预期是指各个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的方式。在t-1时期所做的对,时期价格水平的适应性预期定义为,其中为
,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误差进行调整的幅度。 预期值与实际值的差距,λ为调整系数(0<λ≤1)
“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
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
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50, 60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适应性顶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二、简答题
5. 为什么有了对外贸易之后,封闭经济中的一此乘数会变小?
【答案】有了对外贸易之后,与封闭经济相比,不仅出口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发生了变化,而且投资、政府支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也都发生了变化。在封闭经济中,投资、政府支出增加,
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
收入增加的倍数是,由于边际进口倾向; 在开放经济中,投资、政府支出增加,国民大于零小于1,所以
,即有了对外贸易之后,封闭经济中的一些乘数会变小些,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进口商品上去了。
6. 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主张,同供给学派的供给政策主张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何区别?
【答案】(1)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主张只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角,只是在推行宏观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配合实行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而己。
(2)供给学派的供给政策主张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是站在总供给角度提出来的。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强调激励的作用,认为激励意味着对工作、储蓄、投资和企业家才能足够的报酬。供给学派认为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而是供给能够创造需求,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从而刺激经济。
三、计算题
7. 考虑一个两时期模型,假设生产函数是
13%,预期通货膨胀率是3%,求:
(1)如果资本不折旧,第二时期的最优投资是多少?
(2)如果资本每年折旧11%,第二时期的最优投资是多少?
【答案】(1)企业意愿资本存量取决于资本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均衡点。第二时期资本的边际收益可以由生产函数得到:
,第一时期的资本存量K 1=100,名义利率是
第二时期资本的边际成本=实际利率+折旧率=13%-3%=10%。
因此第二时期的企业意愿资本存量可以通过求解下式得到:
解得:K 2=100。
于是当折旧率d=0时,第二时期最优投资为:
(2)如果资本每年折旧11%时,则第二时期资本的边际成本=实际利率+折旧率=13%-3%+11%=21%。因此第二时期的企业意愿资本存量可以通过求解下式得到:
解得:K 2=22.676。
于是当折旧率d=11%时,第二时期最优投资为:
8. 设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货币需求函数为
i=4-40r; 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之比为
给量; P :价格水平。
(1)请求实际收入和利率。
(2)若货币供给量M=24,请求出产品市场总需求函数
y=20一200r 货币市场均衡时,即有:6=l.5y一100r ,可得LM 方程为:
联立IS 方程和LM 方程可得均衡收入和利率为y=8; r=6%。
(2)货币供给量M=24时,货币市场均衡有24/P=1.5y-100r,把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20-200r代入上式消去,可得总需求函数为:
9. 假定在某一时期,资本的增长率管为4%,劳动的增长率等为2%,实际产出的增长率等为5%,由统计资料得知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β为0.3,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α为0.70。
(1)计算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2)假定一项减少预算赤字的政策使投资增加,资本的增长率上升1%,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多少?
(3)假定实行一项减税政策使劳动供给增长1%,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又将如何变动?
; 储蓄函数为s=0.2y; 投资函数为。其中,y :实际收入; r :利率; s :储蓄; i :投资; M :货币供。 【答案】(1)产品市场均衡时i=s,即有:0.2y=4-40r,可得IS 方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