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题库>血液病学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女性,5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40×10<sup>9</sup>/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

该疾病发病的最主要机制是()

A . A.凝血功能异常
B . 血小板功能异常
C . 自身免疫引起
D . 脾脏

关于肝硬化的治疗有()。 代偿期用高热量、高蛋白及丰富维生素饮食。 同时选用多种保肝药物治疗。 肝硬化合并症治疗。 伴有慢性活动性肝炎者,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潮热谵语,便秘或纯利稀水,腹部按之硬痛,苔黄燥,治宜() 增液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宣白承气汤。 葛根芩连汤。 枳实导滞汤。 肾上腺髓质显像的显像剂是()。 131I-6-碘代胆固醇。 131I-19-碘代胆固醇。 131I-间位碘代苄胍。 131I-6-甲基碘代胆固醇。 131I-雌二醇。 肝细胞性黄疸() 胆红素来源过多。 胆红素摄取障碍。 胆红素结合障碍。 胆红素排泄障碍。 胆红素摄取、结合与排泄障碍。 温病热闭心包证的临床表现是() 灼热神昏,皮肤黏膜出血。 昏愦不语,汗多气短,脉细无力。 身体灼热,昏谵或昏愦,舌謇肢厥,舌绛鲜泽。 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 神识昏蒙或表情淡漠,甚则谵语乱言。

女性,5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40×10<sup>9</sup>/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

该疾病发病的最主要机制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