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题库>MRI检查技术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理论是()

A . 基于流体饱和效应中的相位增强效应
B . 基于流体饱和效应中的流入相关增强效应
C . 对比剂的增强效应
D . 组织信号差别的增强效应
E . 拉莫尔频率差的增强效应

关于自由上肢骨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肱骨外科颈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肱骨中部骨折可能伤及桡神经。 肱骨内、外上髁稍上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 腕骨近侧列依次为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 腕骨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钩状骨和头状骨。 咳嗽、咳铁锈色痰常见于()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 大叶性肺炎。 肺癌。 急性肺水肿。 哮喘急性发作时首选的治疗是(). 沙丁胺醇吸入剂。 异丙托溴胺吸入剂。 布地奈德吸入剂。 茶碱缓释片。 孟鲁斯特片剂。 29岁经产妇。人工流产术后半年,术后一直避孕。断续阴道流血,量不多。尿妊娠试验阳性。查子宫大,质软。胸片见两肺中下部有多处散在棉絮团影。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 吸宫不全。 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患者,男性,35岁,发热伴浅表淋巴结肿大10天,乏力伴牙龈出血2天,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胸骨有压痛。化检Hb80g/L,WBC13.8×109/L,PLT25×109/L,临床拟诊为急性白血病。若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其免疫标志是() A.CD19(+)。 CD3(+)。 CD7(+)。 CD13(+)。 CD33(+)。 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理论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时间飞跃法MRA(TOF-MRA)的原理是基于流体饱和效应中的流入相关增强效应,即成像层面的静态组织经过连续多次的短TR射频脉冲激发,其纵向磁化处于磁饱和状态。因此,每次激发时静态组织产生的MR信号幅度很小;而成像层面以外的流体未受到射频脉冲的反复激发,保持着高幅度的纵向磁化。当流体以一定的流速流入成像层面时(垂直于层面),流体的纵向磁化远远高于静态组织的纵向磁化,在下一次射频脉冲激发产生MR信号时,流体的信号远远高于静态组织,这种现象称为流入相关增强(FRE)或时间飞跃(TOF)。每一层具有TOF效应的层面的流体(血管)表现为比周围组织更高的信号,将这些具有TOF效应的连续层面连接在一起,便可产生血流的整体、连续影像,即为TOF-MRA。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