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Ⅰ阶段题库>生理学题库

问题:

[单选] 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

A . 肺总量
B . 深吸气量
C . 补呼气量
D . 时间肺活量
E . 肺活量

治疗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早期应用大剂量长疗程杀菌剂的理由是() 消灭潜伏在血液中的致病菌。 消灭隐藏于赘生物内高密度的致病菌。 保持较高和稳定的血药浓度。 消灭血中流动致病菌。 减少体循环栓塞事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实行分级管理,其中() 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甲类2种、乙类21种、丙类12种。 甲类2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甲类3种、乙类20种、丙类12种。 甲类3种、乙类21种、丙类11种。 关于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下述口号和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医者不是上帝。 患者是上帝。 把维护患者正当权利放在第一位。 医者的正当权益也必须得到保证。 患者的权利往往意味着医者的义务。 女性,33岁。因风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收入院,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抽取血培养后开始使用抗生素。 选用杀菌剂。 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检出后调整抗生素种类。 疗程至少4~6周。 感染未控制时,绝对禁忌手术。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引起了医德的一系列变化,但应除外() 医德根本宗旨的变化。 医德意识的变化。 医德理论的变化。 促进了生命伦理学的诞生。 医德规范的变化。 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