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
【答案】(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相信并且依赖于至少以下四个假设条件,即: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
①个体利益最大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个体利益最大化这一假设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结果,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经济理论的基础,特别是要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假设条件。
②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等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理论认为,如果
人们是理性的,那么他们会最人限度地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作出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③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沦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④自然率假说。根据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长期而言,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尽管短期内,经济政策能够使得实际失业率不同于自然失业率。自然率假说实际的意义是:一个经济社会在长期中不会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现象。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①宏观政策的无效性,其原因在十理性预期。货币主义仅仅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更进一步地认为一切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
②适应性预期错误论,其原因是人们进行预期的时候不但要根据过去的事实,还要考虑将来的变化。
③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这个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卢卡斯批判”。
2. 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
【答案】之所以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其原因在于: 富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边际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会将增加的收入较多的用于消费支出),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
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3. 一个稳定的、每年40%左右的通货膨胀率,是否要比一个不稳定的、平均起来也是约4%的通货膨胀率理想?
【答案】是的。因为如果通货膨胀率稳定在每年4%的话,就会使国民经济的各方面和部门产生比较准确的预期,从而根据这种预期安排有关的活动,包括调整工资、价格、利率等,经济社会不会由于通货膨胀的冲击出现混乱。但是,如果通货膨胀率时高时低,人们对后期的通货膨胀率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期,就会使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紊乱。
二、论述题
4. 试画图分析消费者收入变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答案】无论是现期收入还是未来收入的减少,都会使预算约束线向里移动,从而两期消费
均减少; 无论是现期收入还是未来收入的增加,都会使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从而两期消费均增加。
收入增加的情况可以用图表示(收入减少的情况图示类似)。如图所示,收入增加使得预算约束线由AB 外移至A'B' ,较高的预算约束可以让消费者选择更好的消费组合,最优决策点由E 0点移动到E 1点。当然,这种情况仅适用于消费者在两期中所消费的商品为正常品的情况。
图 收入增加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5. 推导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答案】一个典型企业i 的供给函数由下式给出:
式中,y i 为企业产量,P i 为其产品的价格,P 为价格总水平,yi*为企业的潜在产量,h 表示企业对其产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偏离的一种反应,h>0。
用P 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P 的估计,从而有: e
进一步地,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假定按下式进行:
价格预测值P ; 另一部分是企业根据其经验对预测值P 的调整,参数b 为调整系数。
将(2)式代入(1)式并整理,得:
从整体上看,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对所有典型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设整个经济的生产由n 个像企业i 的企业组成,则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便为:
(3)式即为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式中y 为总产出,P 为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y*为经济的潜在产量。卢卡斯总供给函数表示,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经过系数的合并,卢卡斯总供给函数通常写为:
式中参数,P 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6. 考虑政府弥补赤字的途径,及其可能的经济后果,论述:
(1)什么是财政赤字? 政府为了弥补赤字,有几种举债途径?
(2)为什么发行公债往往带来通货膨胀?
(3)同样是为了政府开支融资,让国民上交税收或者购买国债,在国民看来是否相同? (4)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增加税收和发行国债,经济效果相同?
(5)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考虑到后代时,二者的经济效果可能不同?
【答案】(1)财政赤字是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的差额。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公债,政府支出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政府的举债途径包括以下两种:
①向中央银行借债,称为货币筹资;
②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和外国举债,称为债务筹资。 (2)公债往往带来通货膨胀的原因
①如果用发行公债来弥补则政赤字,而公债主要是由中央银行认购的,即采取货币筹资,则中央银行的证券投资增加,导致基础货币供给增加,由于货币乘数效应引起货币供给大量增加,若货币需求不变则会带来通货膨胀。
②如果向国内公众举债,不过是购买力向政府部门转移,并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膨胀,因为基础货币并没有增加。然而,当政府发行公债时往往会引起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如果想稳定利率,则必然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给。这样,预算赤字增加也会引起通胀。
(3)同样是为了政府开支融资,让国民卜交税收或者购买国债,在国民看来并不相同。其原因在于:
上式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该社会的有关机构预测并公布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