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871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原理

【答案】管理原理是指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对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原理。要求管理者必须认清管理系统的集合性、结构性、目的性、全局性、层次性等基本特征。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没有系统,也就没有管理。

(2)人本原理。强调管理活动中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人是管理系统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要素,是其他所有构成要素的主宰。做好人的工作是管理的根本,所以要强调人本原理。

(3)责任原理。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适应的责任。

(4)效益原理。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利用最小的投入或消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为社会做出贡献。“效益”包括“效率”和“有用性”两方面:前者是“量”的概念,反映耗费与产出的数量比:后者属于“质”的概念,反映产出的实际意义。

2. 权变论

【答案】权变论是把环境变化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该理论认为:环境是影响管理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领导方式取决于权变因素,即一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小会到处都适应,在特定的情景下,应采取特定的领导方式。

这种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E=fCL, F , S 。式中,E 表示领导的有效性; L 表示领导者; F 表示被领导者; S 表示环境; f 表示函数关系。

权变论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1)费德勒模型。该理论认为,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

(2)情境领导理论。该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而实现的,选择的过程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而定。

(3)领导者参与模型,提出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任务的结构。

(4)路径一目标理论。它认为领导者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的能力,以及使职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包括指示性、支持性、参与性、以成就为目标四种领导方式。

3. 管理

【答案】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其具体内涵包括:

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通过群体的力量实现组织目标。另外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有效性是指小仅要正确地做事,并且要力争做正确的事。

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包括: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使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生成强大的竞争能力; 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协调的有效进行所要运用的,在管理学范畴内就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的过程。

4. 网络计划法

【答案】网络计划法义称统筹法。它是以网络图反映、表达计划安排,据以选择最优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项目)的进度(时间)和费用(成本),使其达到预定目标,获得更佳经济效益的一种优化决策方法。

网络计划法主要由互相关联的二部分内容组成:网络图要领及绘图规划、网络图各参数的计算法和网络图的调整与优化。其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为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

优点是:能缩短作业时间、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简答题

5. 管理包括哪些职能? 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就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发挥的各种作用。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把管理活动划分为四个职能,即管理活动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职能所构成的一个过程。

(2)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

①计划。计划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目的或任务、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和预算;

②组织。组织是由两人以卜的群体组成的有机体。它是一个围绕共同目标,由内部成员形成的一定的关系结构和共同规范的力量协调系统。组织的表现形式:职务的分析与设计、部门设计、层级设计;

③领导。领导是领导者运用影响力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

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指挥、带领、引导、激励、协调;

④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的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各级管理人员依据事先拟定的或随组织及环境发展变化而重新修改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的过程。控制的表现形式: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3)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管理职能之间不是孤立的,相互联系的。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

①在管理实践中,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一般是顺序履行的,即先要执行计划职能,然后是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最后是控制职能;

②上述顺序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管理中这四人职能又是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表现在:

a. 计划是组织、领导、控制的前提。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计划的问题,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b.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6. 从所学的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从所学的领导力式及其理论中,主要得到以下启示:

(1)做领导的本职下作

领导人有条不紊地办事是一种艺术。领导者必须明白,凡是下属可以做的事,都应授权让他们去做,领导者只应做领导应干的事。领导的事包括决策、用人、指挥、协调和激励。这些都是大事是领导者应该做的,但不应都由最高领导人来做。作为领导应该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分别授权让每一级去管本级应管的事。

(2)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

善于同下级交谈是一种领导艺术,领导者必须掌握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意见的艺术。①即使不相信对方的话,或者对谈的问题毫无兴趣,在对方说话时,也必须悉心倾听,善加分析; ②要仔细观察对方说话时的神态,捉摸对方没有说出的意思; ③谈话一经开始,就要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要随意插话; ④如果希望对某一点多了解一此,可以鼓励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⑤必须抓住要领,态度诚恳地就实质性问题作出简明扼要的回答; ⑥领导者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感情用事。

(3)争取众人的信任和合作

企业的领导者不能只依靠自己手中的权力,还必须取得同事和下属的信任和合作。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不应当只是一种刻板的和冷漠的上下级关系,而应当建立起真诚合作的朋友关系。 ①平易近人。领导者在与同事和下属相处中,要注意礼貌,主动向对方表不尊重和友好;

②信任对方。领导者要用实际行动使下属感到你对他是信任的,感到自己对企业集体是重要的; ③关心他人。领导者小仅小能以权谋私,而且要在政治、思想、业务、生活等多方面关心他人; ④一视同仁。领导者既要团结一批同自己亲密无间、命运与共的骨干; 同时,又要注意团结所有的职工,对于同自己意见不一、感情疏远或反对自己的人,领导者更应关心和尊重他们,努力争取他们的友谊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