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77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述题

1. 为什么说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答案】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而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原因是:

(1)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工人阶级只有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工人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无法得到允分发挥。

(3)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就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2.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 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认清中国革命的前途。

3.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法宝。

【答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3)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4)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4. 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答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体体现在: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英勇斗争。在中国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战争的影响,中国局部地区处于分离状态,各族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各种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强烈期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

②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加快国家建设的步伐,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神圣的历史使命,不可动摇。

①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

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党领导人民同一切阻挠破坏中国统一的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断推动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

②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无论敌对势力如何阻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答案】(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①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2)加快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卞要内容包括:

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优化教育结构;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