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工程热力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多变过程是否概括了所有热力过程?
【答案】
多变过程是指状态变化规律符合的过程,每个特定的多变过程具有一个不变的指数n ,即多变指数。显然,还存在不一定满足上述规律的热力过程。
2. 蒸汽动力循环中,蒸汽轮机排气压力是否越低越好?降低有哪些限制?
【答案】蒸汽动力循环中蒸汽轮机的排气压力并不是越低越好。从汽轮机自身膨胀作功这个局部来看,在初态不变的前提下,
装置全局分析,并非越低越好。
因为,降低,必然要求凝汽器真空度升高,从而凝汽器换热面积增大,冷却水量增对,冷
降低未必带来整体装置经济性增加,这是一个经济性限制。还有蒸汽
降低,取决于排气温度是否降低,这个
必须在零度以上。
左右,这是降总要比冷却水温却管径增大,使得冷却水泵耗功增加,导致制造成本、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增加。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轮机排汽为饱和湿蒸气,排汽压力越低,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越多,当然有利。但是从高,才能有效冷却放热,而冷却水温度只能维持在
低的传热学限制。还有个限制就是如果综合这些因素之后,排汽温度大约为30摄氏度左右。所以大约为太低了,则会造成y 2升高,导致汽轮机低压缸末级蒸汽湿度过大,不利于汽机安全运行。
3. 采用两级活塞式压缩机将压力为0.1MPa 的空气压缩至2.5MPa , 中间压力为多少时耗功最小?
【答案】当两级的增压比相等时,耗功量达到最小值。最小值为:
4. 若封闭气缸内的湿空气定压升温,问湿空气的如何变化?
【答案】若封闭气缸中的湿空气定压升温,则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的温度也升高,对应的饱和压力也一起升高,但是由于混合气体的压力一定,所以水蒸气的质量和分压不变,因此,湿空
气的焓升高,相对湿度由于不变和增大而下降,含湿量由于混合气体的成分未改变而不变。
5. 朗肯循环采用回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基本原理是提高卡诺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来提高热效率。
6. 为什么在湿蒸汽区域进行的绝热节流过程总是呈现节流冷效应?
【答案】在湿蒸汽区域进行的绝热节流过程总是降压性温,所以呈现节流冷效应。
7. 实际空气制冷循环不可逆损失主要来自哪里?如何减少?
【答案】(1)空气压缩式制冷是利用常温下将较高压力下的空气进行绝热膨胀将获得低温低压的空气这一原理获得所需的低温,其工作原理图如1所示,图如图2所示。
图 1 图 2
低温低压的空气在冷室的盘管中定压吸热升温后进入压缩机,被绝热压缩提高压力,同时温度也升高,然后 进入冷却器,被外界冷却水冷却到接近常温后再进入膨胀机。压缩空气在膨胀机内进行绝热膨胀,压力降低同时 温度也降低。将低温空气引入冷室的换热器,在换热器盘管内定压吸热,从而降低冷室的温度,空气吸热升温后又被吸入压缩机进行新的循环。
(2)实际空气压缩式制冷中,压缩机和膨胀机在压缩膨胀过程中由于机械运动或多或少总是存在摩擦,故存在摩擦损失;冷却器和蒸发器中放热和吸热过程也是在温差作用下进行的,故存在非平衡损失。
(3)要减少这些损失,只有通过尽量减小传热过程存在的温差和减小机械运动的摩擦来减少不可逆损失。 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回热等措施,减小压缩、膨胀中的不可逆损失。
8. 试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的机理。
【答案】机理如图所示。
图
空调制冷、制热均利用热机的逆卡诺循环,外界对热机作功,从低温热源吸热,向高温热源放热。
制冷时,室内作为高温热源,热量被吸走,降温,达到制冷目的;制热时,室内作为低温热源,吸收热量,升温,达到制热目的。
二、综合分析题
9. 输气管内的参数维持常数,压力为P 、温度为t 、焓为h 。储气罐中原有的空气质量能压力温度(图)。充气后,储气罐内空气质量为与h 的关系式。 热力学能且容器为刚性绝热。导出
列能量方程
因
积分得
热力学忽略动能差与位能差,【答案】方法1:取气罐为系统,一股流体流入,无流出。 若忽略动能差和位能差,则
图
方法2:取终态时气罐内全部空气为系统。初态时系统的部分工质在容器内,部分在管线内,终态时全部在容器内,这是闭口系问题,所以
管内气体对充入容器的气体作功,
系统的热力学能变化量
由
得
方法3:取充入容器的气体为系统,这是闭口系,它与管内和容器内的气体发生功的
因容器刚性绝热,充入气体与管内气体温度相等,因此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