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消化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多选] 小儿补液原则包括哪些()

A . 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按低渗脱水处理
B . 输液速度原则是先快后慢
C . 累积损失应于8~12h补足
D . 低渗脱水第一天补液用2/3张含钠液
E . 有循环障碍者,先用2:1等张含钠液扩容

小儿腹泻补钾的原则不包括() 有尿后可补钾,治疗前6h内有尿可按有尿处理。 每日给钾3~4mmol/kg。 静滴浓度不能超过0.5%。 全日补钾量不能少于8h给入。 第二天能进食时即可停止补钾。 10个月女婴,因腹泻就诊,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发热。 鼻塞和流涕。 大便脓血样。 大便蛋花汤样。 脱水和酸中毒。 男性,5岁。因发热20小时,腹痛8小时急诊入院。腹痛部位不能准确描述,呈间歇性痛,伴呕吐胃内容物2次,解糊状大便1次。查体:T39.2℃、P94 次/分、R30次/分、血压110/70mmHg。急性热病容,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腹部微饱满,触诊右侧中下腹有肠管积气感,右下腹麦氏点偏内有深压 痛,多次检查该压痛部位固定,疼痛轻,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肠鸣音5~6次/分,音调略高。入院急查血常规:WBC11.4×109/L,中性粒细胞64%,淋巴细胞36%。治疗措施应采取(). A.禁食、补液。 急诊手术腹腔探查。 观察治疗。 单种抗生素静脉滴注。 进食流质。 腹腔镜微创腹腔探查。 下列哪些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表现() 生后2~3周出现呕吐,先为溢乳,继而呈喷射性。 胃蠕动波从左季肋向右上腹移动。 呕吐物为黄绿色胆汁。 右上腹橄榄状肿块。 可伴黄疸。 下列哪些是消化性溃疡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胃液分析。 腹部平片。 纤维胃镜检查。 胃肠X线钡餐造影。 幽门螺杆菌(HP)检查。 小儿补液原则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小儿腹泻补液应遵循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要定量、定性、定时。第1天定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继续丢失和生理需要。定性即输液的种类,低渗脱水给予2/3张含钠液,等渗脱水给予1/2张、高渗脱水给予1/3张,扩容用2:1等张含钠液,对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按等渗脱水处理。应在8~12h补充累积损失部分,继续丢失和生理需要于12~16h滴完。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