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核医学Ⅱ阶段题库>相关专业练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 局部脑血流量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A . 惯性原理
B . Fick的物质守恒原理
C . 平衡原理
D . 稀释原理
E . 离子交换

患者,男性,48岁,反复双下肢浮肿伴血压升高4年,近年常流鼻血,夜尿增多,活动后气短,血红蛋白70g/L,一日前进食后排黑便3次后昏迷,半年前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已治愈,为尽快明确诊断应最先做哪项检查() 肝功能。 血氨。 头颅CT。 血糖。 血肌酐。 下列有关局部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随刺激的增大而减少。 可由产生部位向周围形成衰减性扩布。 不表现不应期。 能引起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 终板电位不属于局部兴奋。 男,54岁。右颈肩痛2年,伴右手麻3个月。查体颈椎生理弧度消失,颈5~6棘突间压痛,右手桡侧皮肤感觉减退,霍夫曼征(+)。诊断为颈椎病。在颈椎病的诊断中,以下哪一条较为可靠() 颈肩部疼痛。 X线检查示有骨刺。 患侧霍夫曼征(+)。 颈椎生理弧度消失。 颈部活动受限。 皮肤结核病的病原微生物是() 麻风杆菌。 结核杆菌。 杜克雷嗜血杆菌。 溶血性链球菌。 患者,男,66岁,因排尿不畅3天来诊,行超声检查见前列腺大小约4.4cm×4cm×5cm,呈球形,内部回声不均,内外腺交界处见多个光斑。考虑诊断为()。 慢性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以上都不正确。 局部脑血流量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局部脑血流量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Fick的物质守恒原理。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