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工业大学6003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综合题

1.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案】如图所示,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1)源系统:一般包括源点和发送器两部分。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又称为源站或信源;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2)目的系统:包括接收器和终点两部分。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信息,又称为目的站或信宿;

(3)传输系统:在源系统和目的系统之间的传输系统可以是简单的传输线,也可以是连接在源系统和目的系统之间的复杂的网络系统。

图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图

2. 假定一个超链接从一个万维网文档链接到另一个万维网文档时,由于万维网文档上出现了差错而使得超链指向一个无效的计算机名字,这时浏览器将向用户报告什么?

【答案】当万维网文档上出现了差错而使得超链接指向一个无效的计算机名字时,浏览器会将向用户报告:404 Not Found。

3. 什么叫做传统以太网?以太网有哪两个主要标准?

【答案】传统以太网表示最早流行的l0Mb/s速率的以太网。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在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

总线拓扑结构。

以太网的两个主要标准是:与标准。

4. TCP 的拥塞窗口cwnd 大小与传输轮次n 的关系如表所示。

表 TCP 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 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

(1)试画出图1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

图1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举例

(2)指明TCP 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

(3)指明TCP 工作在拥塞避免阶段的时间间隔。

(4)在第16轮次和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过超时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5)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 分别被设置为多大?

(6)在第几轮次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假定在第26轮次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丢失,那么拥塞窗口cwnd 和门限ssthresh 应设置为多大?

【答案】(1)画出如图1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

(2)慢开始工作间隔:[1, 6]和[23, 36];

(3)拥塞避免的时间间隔:[6,16]和[17, 22];

(4)第16轮次之后发送方通过快恢复方法来发送数据,因此断定为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第22轮次后发送方采用慢开始方法来发送数据,因此可以断定通过超时检测机制来确认报文段的丢失;

(5)在第1轮次发送时,阈值ssthresh 被设置为32。在第18轮次发送时,阈值ssthresh 被设置为发生拥塞时的一半,即21。在第24轮次发送时,阈值ssthresh 是第18轮次发送时设置的21。

(6)将各次传输轮次的发送数据相加可知,在第7轮次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在第26轮次后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因此检测出报文段的丢失,根据拥塞控制的算法应该采用快恢复算法,门限ssthresh 减半,而拥塞窗口cwnd 设置为慢开始门限ssthresh 减半后的数值,因此均设置为4。

5. 重新计算上题,但使用十六进制运算方法(每16位二进制数字转换为4个十六进制数字,再按十六进制加法规则计算),比较这两种方法。

【答案】首先把检验和字段置零,并将IP 数据报首部划分为16位字的序列,其次将这些16

位字的序列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字,最后对这些十六进制数进行十六进制反码求和。计算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