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07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等产量曲线的特征及其经济含义。
【答案】(1)等产量曲线的含义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等产量曲线如图所示。
等产量曲线
如图所示,该产量既可以使用A 点的要素组合(OL a 单位的劳动和OK a 单位的资本)生产出来,也可以使用B 点的要素组合(OL b 单位的劳动和OK b 单位的资本)生产出来。
(2)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①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它们按产量大小顺次排列,越接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少,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大。
②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③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它表示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逐次减少。这一特征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3)等产量曲线的经济含义
等产量曲线作为分析工具,与另一分析工具等成本线结合起来,研究生产者如何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者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2. 一个经济原先处于长期的完全竞争状态,对该经济做如下假定:
①只有L 和K 两种生产要素作为投入;
②只生产X 和Y 两种商品,并且X 和Y 为替代品;
③X 行业和y 行业都是成本递减行业。那么:
(l )如果对商品X 的需求增加,会有哪些影响?
(2)商品Y 的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答案】(l )以局部均衡的观点来分析,对商品X 的需求增加的话,那么商品X 的价格就要上升,在短期内,生产X 的厂商获得利润,就会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扩大商品X 的产量。从长期来看,生产商品X 的厂商将会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会有新的厂商加入,直到该行业的超额利润降为零为止。又因为生产商品X 的行业是成本递减行业,所以新的长期均衡价格和数量将低于初始的均衡值。
(2)要讨论商品Y 的市场变化情况,就要运用一般均衡的观点。因为商品X 和商品Y 为替代品,那么商品X 的需求增加,会导致对商品Y 的需求减少,商品Y 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在短期内,生产商品Y 的厂商获得亏损,就要减少产量。从长期来看,生产商品Y 的厂商将会减少生产规模,并且有的厂商会退出该行业,直到留在该行业的厂商无亏损(即超额利润由负升为零)为止。又因为生产商品Y 的行业是成本递减行业,所以新的长期均衡价格和数量将高于初始的均衡值。
3.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
【答案】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总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
(2)当E d <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
(3)当E d =1时,总收益和价格的变动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值是固定不变的。
4. 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有什么不同?
【答案】与同时博弈一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也是指这样一些策略组合,在这些策略组合中,没有哪一个参与人会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同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可能不止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逆向归纳法对纳什均衡进行“精炼”,即从多个纳什均衡中,排除掉那些不合理的纳什均衡,或者,从众多的纳什均衡中,进一步确定“更好”的纳什均衡。经由逆向归纳法的精炼而得到的纳什均衡就是所谓的逆向归纳决策。
通过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可以发现,得出的逆向归纳策略总是纳什均衡。但是,纳什均衡并不一定也是逆向归纳策略。这是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两者的区别所在。简言之,在存在多重纳什均衡时,逆向归纳法就是对纳什均衡的精炼。
二、计算题
5. 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答案】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基数效用论者提出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其推导需求曲线的基础。基数效用论者指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递减的,即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由此均衡条件出发,可以计算出需求价格,并推导与(1)中的消费者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6. 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答案】据题意,可知
因为,当平均可变成本A VC 函数达到最小值时,一定有
故令
解得Q=10。 又由于
成本函数,所以当Q=10时,A VC (Q )达到最小值。将Q=10代入平均可变,得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为。即当产量Q=10,有。 。 。 时,平均可变成本A VC (Q )达到最小值,其最小值为60
7. 令生产函数,其中。
(1)当满足什么条件时,该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
(2)证明: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相应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