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印度快报》
【答案】《印度快报》于1940年在孟买创办,在孟买、新德里、马德拉斯等城市同时出版,1990年日发行量为51万份。该报属戈恩卡家族所有,对国大党持批评态度,以揭露政府内幕消息闻名,其所属报系一一印度快报系是印度最大的报团。
2. 《南非人报》
【答案】《南非人报》于1830年创刊于开普敦,用荷兰语和英语同时印刷,是南非历史上第一家对开的大型商业报纸。延续整整100年,马克思曾为该报撰稿。
3. 吉拉丹的《新闻报》
【答案】吉拉丹于1836年7月1日在巴黎创办《新闻报》,报价低廉,受到读者欢迎,销路渐涨。《新闻报》是当时最成功的两家廉价报纸之一,该报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和法院案件,知识性、实用性文章占据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连载巴尔扎克的《老姑娘》,开法国报纸刊登长篇小说的先河,在法国首创靠增加广告收入降低报价的先例。吉拉丹不仅是法国廉价报纸的创始人,还是报纸企业化的先驱。
4. 社交网络
【答案】社交网络也称关系网络。社会学中,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关系的集合,换言之,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成的集合。通俗地讲,个体的社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与他有各种交往、互动关系的其他个体和他自身构成的一个集合。社会网络影响人们在互联网上信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社会交往的质量,微博发生作用的机制,即嵌套性,就是基于节点(个人)的社会网络的链接。
5. 德拉吉报道(TheDrudgeReport )
【答案】德拉吉报道(TheDrudgeReport )是指美国个体新闻T 作者麦特·德拉吉独自创办经营的邮件列表。1998年1月,德拉吉通过《德拉吉报道》抢先在传统平面媒体之前,向几万订户发送了有关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性丑闻的报道,无意中掀起了美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纠卜闻报道狂潮”,一时民意汹涌,舆论兴奋,由此推动的漫长诉讼几乎将美国总统逼到了悬崖边缘。这次事件是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政治表达的典型案例。
二、简答题
6. 列举澳大利亚目前最大的报团和重要报纸(名称、简况)。
【答案】(1)澳大利亚最大的报团:默多克的新闻公司
默多克报团形成于20世纪中期,当时拥有几家地方报纸,包括1923年创办的《阿德莱德新闻报》,50年代以后鲁泊特·默多克继承父业,大力扩展,不仅在澳大利亚收购和控制了多家新闻媒介,而且进军英国,登陆美国,建立了庞大的国际性传媒帝国。该公司1964年在首都堪培拉创办了《澳大利亚人报》,又先后买进了悉尼的《每日镜报》、《每日电讯报》等,逐步扩展了在澳大利亚的地盘。1987年默多克的新闻公司买下了先驱报和时代周刊集团的大部分股份,将它变成了自己的子公司。从此新闻公司拥有了澳大利亚七成以上的报纸,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2)重要报纸
①《时代报》
1854年创建于墨尔本,1856年起归埃本尼泽·赛姆和戴维·赛姆兄弟所有,后由其后裔继承,1948年正式成立戴维·赛姆公司。由于报业竞争激烈,《时代报》的经济在60年代中期陷入困境,该公司决定同费尔法克斯公司合并,由双方联合经营该报。此后费尔法克斯公司逐步取得控股权。20世纪上半叶,《时代报》的政治态度保守,从60年代开始,力主进行改革。
1966年具有独立精神的记者格雷厄姆·1白金被任命为主编,他一改报纸因循守旧的作风,不再一味追随政府或其他权势集团,采取了独立的办报方针,增加了国内外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增加了适应读者需要的各种专刊,加强了卡通画家的队伍,把读者来信版面增加了一倍,还时常了解读者的反馈信息,总结分析报纸的缺点和失误。经过一番努力,报纸大有起色,发行量增大,目前《时代报》是一份重要的全国性日报,为政界、工商界所重视,在国际上也受到关注。它相当重视对中国的报道。该报平时每天出32版,星期日有160版左右。
②《悉尼先驱晨报》
1831年创办于悉尼,澳大利亚目前还在出版的最老的报纸之一。自1853年以来,长期为费尔法克斯公司所有。这是一家全国性日报。长期以来在内容和形式上受英国报纸的影响比较深,该报重视对政府内外政策的报道和评论,它的金融、商业版很有分量,颇为业内人十瞩目。这家报纸注重资料工作,资料储存丰富,编排有序,检索方便。世纪之交该报发行量为26万份,读者主要是工商界和知识分子。
③《澳大利亚人报》
这是一家全国性日报。早在1824年,就出版过《澳大利亚人报》,1848年停刊,1964年7月,默多克的新闻公司沿用这个名字出版报纸,总部设在悉尼,出版地为堪培拉,在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布里斯班等地同时发行。这是默多克集团在澳大利亚经营的主要报纸,世纪之交发行量为23万份左右,读者主要是工商界和知识分子。
7. 简单介绍加纳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答案】加纳的广播开办于英国殖民时期。1935年开办有线广播,1940年开办无线广播。1957年独立后,建立国营广播电台。1965年开办电视节目。1968年实行体制改革,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由国营改为公共机构,由加纳广播公司进行管理,经费主要来自视听费和执照费。1986年开始播放彩色电视节目。
加纳广播公司下设两家广播电台和一家电视台。广播一台用民族语言播音,广播二台用英语播出节目。此外还有地力性广播电台。
该国是非洲最早开办国际广播的国家。国际广播使用“加纳电台”的呼号,用英语、法语和豪萨语等6种语言播音。“加纳电台”是西非最大的国家广播电台。它播出的信号几乎覆盖整个非洲大陆。
8. 在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新闻新秩序之争中,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主张?
【答案】(1)建立世界新闻传播秩序论争的起始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的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的论争,从其自身的演进历程来看,可以1976年为界,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①论争的第一个阶段
196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大众传播媒介和国际了解”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新闻和信息传播的不均衡和不平等问题。197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问题。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讨论经济合作纲领时,也把新闻传播问题提了出来。197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与发达国家的代表进行了交锋。1976年3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不结盟国家交流问题讨论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立“国际新闻新秩序”的口号。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19届大会,指示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根据技术的新发展以及近年来国际关系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研究当代社会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全部问题。会后组成“国际交流间题研究委员会”。论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②论争的第二个阶段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0届大会通过《关于大众传播工具为加强和平与国际了解,为促进人权以及为反对种族歧视、种族隔离和反对煽动战争作贡献的基本原则宣言》。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讨论新闻交流和记者自由权利问题。“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主席肖恩·麦克布赖德提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交流与社会今天和明天》。1981年,二十多个发达国家的代表在法国召开会议,通过“塔鲁瓦宣言”。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讨论并制定了1985-1989年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中期计划。1985年,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年底,英国也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英两国的退出,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临空前的财政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进程。1987年6月,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召开的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通过了《哈拉雷宣言》,呼吁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在传播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