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626管理学原理之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建设性冲突

【答案】建设性冲突又称良除冲突。建设性冲突是在共同的目标下进行意见的交流、沟通、整合或角色的厘清,可以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这类冲突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是有利的。建设性冲突的主要特点是:①双方关心企业共同目标的实现; ②乐于了解对方的观点、意见; ③以争论问题为中心; ④在冲突中注重互相交换情况。适度的、建设性的冲突是组织创新的催化剂。管理者必须把鼓励建设性冲突的价值观传达给整个组织,并且通过引进外人、变革组织结构、利用非正式沟通渠道、树立对立面等技巧来激发组织中的建设性冲突。

2. 有效沟通

【答案】有效沟通是指组织能够克服各种因素的干扰,保持信息交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现有效沟通需要坚持以下原则:①正确对待沟通; ②运用反馈机制; ③力求表达清楚; ④能够积极倾听; ⑤拓宽沟通渠道; ⑥加强平行沟通。

3. 平衡计分卡

【答案】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力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之所以取名为平衡积分卡是因为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4. 德尔菲技术

【答案】德尔菲技术是兰德公司提出的,用于听取专家对某一问题的意见。运用这一方法的步骤是:①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和邀请做过相关研究或有相关经验的专家; ②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分别提供给专家,请他们各自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写成书面材料; ③管理者收集并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后,将综合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如果分歧很大,可以开会集中讨论:否则,管理者分头与专家联络:④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

二、简答题

5. 简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者的角色。

【答案】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包括四种角色:战略伙伴; 专家顾问; 员工服务者; 变革的推动者。具体内容如下:

(1)战略伙伴。战略伙伴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参与者,提供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及系统解决方案。将人力资源纳入企业的战略与经营管理活动当中,使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2)专家顾问。专家顾问是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开发企业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为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咨询。提高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性。

(3)员工服务者。员工服务者与员工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为员工及时提供支持。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员工忠诚感。

(4)变革的推动者。变革的推动者参与变革与创新,组织变革(并购与重组、组织裁员、业务流程再造等)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高员工对组织变革的适应能力,妥善处理组织变革过程中的各种人力资源问题,推动组织变革进程。

6. 企业目标市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目标市场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总体市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确定和产品定位。具体内容如下:

(1)总体市场分析。市场的主要特征可用市场容量和市场交易便利程度两个指标描述。市场容量决定企业发展的可能边界,市场交易便利程度或市场交易成本反映市场交易的可实现程度。主要任务是进行市场容量分析和市场便利程序分析。

(2)市场细分。市场细分就是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主要任务是确定细分变量并细分市场,以及描述分结果。

(3)目标市场确定。主要任务是评价各细分市场和选择目标市场。企业可从以下三个主要指

标来评价细分市场:细分市场规模及其成长状况,细分市场结构的吸引力,企业的目标和资源状况。

(4)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是企业为了满足目标市场,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价格、包装、销售渠道、服务方式等等。主要任务是为各细分市场确定可能的定位概念和产品定位选择。

7. 试析企业的目标和企业的宗旨、使命的关系。

【答案】企业的目标、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具体体现在:

(1)三者的联系三者中,企业目标的层次最低,企业目标的逐个实现过程就是企业履行企业使命,体现企业宗旨的过程。企业使命是企业宗旨的一个方面,换句话说企业宗旨包括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企业宗旨中具体说明企业经济活动和行为的理念,如果要分开来表述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企业宗旨里就应不再表达企业经济行为的领域和目标,以免重复或矛盾。

(2)三者的区别

企业的目标、宗旨和使命是企业想要达到的结果的三种不同层次的表述。主要表现在:

①企业目标是从组织的角度考虑组织要完成的一种结果。

②企业宗旨是指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自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公司在未来社会范围里是什么样子,其“样子”的描述主要是从企业对社会(也包括具体的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贡献力、在市场或行业中的排位、与企业关联群体(客户、股东、员工、环境)之间的经济关系来表述。

③企业宗旨主要考虑的是对企业有投入和产出等经济利益关系的群体产生激励、导向、投入

作用,让直接对企业有资金投资的群体(股东)、有员工智慧和生命投入的群体、有环境资源投入的机构等产生长期的期望和现实的行动,让这些群体、主体通过企业使命的履行和实现感受到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证和实现。

④企业使命只具体表述企业在社会中的经济身份或角色,在社会领域里,该企业是分工做什么的,在哪些经济领域里为社会做贡献。企业使命主要考虑的是对目标领域、特定客户或社会人在某些确定方面的供需关系的经济行为及行为效果。

8. 何谓标杆控制? 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管理控制?

【答案】(1)标杆控制是以在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组织内某部门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评价、比较,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持续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标杆控制的心理学基础在于人的成就动机导向,认为任何个人与组织都应设定既富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只有这样,个人和组织才有发展的动力。

(2)可采用下列步骤来实施标杆控制:

①确定标杆控制的项目。标杆控制的项目一般是对企业竞争力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的薄弱环节。一般来说,项目应在对企业状况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确定。

②确定标杆控制的对象和对比点。这个对象应当是在同组织、同行业、同部门业绩最佳、效率最高的少数有代表性的对象。标杆控制的对比点应当在标杆控制项目范围内决定,通常为业绩的作业流程、管理实践或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确立测量指标作为控制的依据。

③组成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计划。企业层次标杆控制活动的组成人员通常由决定竞争力因素的核心部门的能够识别专业流程优劣的人士参加。

④资料收集和调查。首先收集相关项目、相关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方面己有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相关信息,在研究这些己有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实地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在实地调查之前,要事先在内部进行对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方法的检验,确定调查问卷和方法的有效性。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造成差异的地方。

⑤分析比较,找出差距,确定最佳纠偏做法。在对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必要的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对象之间以及调查数据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的比较研究,确定出各个调查对象所存在的差异,明确差距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确定出最佳做法。

⑥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实施方案。在明确最佳做法的基础上,找出弥补自己和最佳实践之间差距的具体途径或改进机会,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实施方案要明确实施重点和难点,顶测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偏差,确定对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标准。

⑦沟通与修正方案。利用各种途径,将拟定的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前景同全体成员进行反复交流与沟通,征询意见,争取全体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并根据成员建议,修正和完善方案,以统一成员思想,使全体成员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目标一致、行动一致。

⑧实施与监督。将方案付诸实施,并不断将实施情况和最佳做法进行比较,监督偏差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