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848传播学基础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固定成见
【答案】“固定的成见”,由美国政论家和舆论学家李普曼在《舆论学》中首先提出,其后又有人将此提法泛化为“浇铸铅版论’夕、“刻板印象论”等,意指人们由于生活在较狭小的一隅,对该环境中生活的某一类人或某一类事会形成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这种看法一经形成,轻易不会改变。因此,人们常依据这种“刻板印象”去理解和接纳从外面传来的信息。新闻传播者只要事先了解这类人的“成见”,可把大致符合这类人口味的新闻信息定时发送,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2. 著作权
【答案】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便利用的权利。多数国家的著作权法都确认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精神权利包括:公开发表作品的权利(发表权); 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或不署名的权利(署名权); 要求被承认是作品的作者的权利(身份权); 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作品完整权); 修改作品的权利(修改权); 收回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的权利(收回权)。经济权利主要指:作者本人或授权他人采取各种方式利用作品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上述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未经作者许可或转让,别人不得占有和使用,否则就是侵犯著作权。但是,为了社会的利益,法律也规定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的特殊情况。对于新闻传播者的作品,多数国家的法律认为,除了简明的时事性消息之外,大部分作品及其媒介应列入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3. 定量研究方法
【答案】定量研究方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是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传播学的定量方法源自于社会学、心理学等行为科学。常用的方法有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与个案研究法。所有这些方法都以数理统计为工具并利用日益发达的计算机,进行资料量化数据的精确统计,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中验证某些理论假设或提出某些观点。其操作程序是:①确立研究假设; ②确定研究方法; ③收集各种数据; ④整理、分析数据; ⑤得出研究结论,以验证最初的假设。
4. 新闻传播媒介
相关试题:传播媒介(华农2007年研)
第 1 页,共 9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