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644艺术综合(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之美术概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前理解

【答案】前理解又称“审美的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总是建立在他过去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甚至包括对人类文化理解的基础上的。前理解是对美术作品进行理解的前提条件,没有它,接受者就没有通道和途径进入美术作品之中去展开理解的活动。

2. 贡布里希

【答案】贡布里希是英国美学和艺术史家,是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别人物。贡布里希著有《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秩序感》等。贡布里希的书中高度评价了阿拉伯建筑装饰艺术,特别提到了阿尔汉布宫的精湛、华美装饰。《秩序感》图版引用了凯尔特人的一面青铜镜子凯尔特装饰技法与几何学有很大关系,在操作中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贡布里希在论述对称与对称破裂,秩序与混沌,装饰与朴素等对立性质对于艺术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两极之间的张力。贡布里希在书中不少篇幅谈到艺术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3. 谢赫“六法论”

【答案】谢赫“六法论”是我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绘画实录的系统总结。“六法”的具体内涵有:①“气韵生动”,表现的人类艺术家的艺术境界最高,“气”是艺术家对自然中的生命力的感悟和灵现; ②“骨法用笔”,是指艺术家要具备图画中线条造型绘画艺术的深厚功力; ③“应物象形”,是指艺术家“应物”创作时,把追求多兀发散思维的抽象表现或抽象描绘视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阶艺术表现形式; ④“随类赋彩”,是指为了表现或发挥艺术家的不同“具象”、“形象’,、“意象”和“抽象”等艺术思维与创作构思; ⑤“经营位置”,是指艺术家创作图画时所要进行的局部和整体的创作构思,包括艺术家所有的创作技法、技法和艺术表现力等; ⑥“传移模写”,是指艺术家描绘图画的艺术验证或艺术效果是否达到艺术家表现的艺术效果和图画视觉观众的艺术效果。

二、简答题

4. 怎样理解艺术的综合发展与门类的开放性?

【答案】(1)艺术门类的历史就是它们不断分离和获得各自特点的历史,这种分离现象在艺术产生初表现的尤为明显。

(2)对艺术样式和品牌来说,在艺术文化发展史上,在与不同艺术显露各自特点从而造成了艺术分离的同时,也发生着一个相反的过程,又在不断加深相互作用和相互综合,从而产生新的

艺术样式和种类。

(3)对艺术发展来说,追求自觉所导致的各种艺术样式的分化和独立的趋势,与各种艺术样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某种综合甚至融合的趋势,只有同等意义,因此它们造成了艺术门类的不断增加以及艺术反应生活手段的不断丰富,而这正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4)开放性理论对于现代艺术发展的启发作用,对当代大学生艺术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在艺术的发展中,各种艺术种类之间相互综合,各门类之间相互联系和融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有一些现在作为独立门类的两门或多门艺术本来就是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的经历着分化与综合的过程。

5. 简述雕塑艺术的特征。

【答案】(1)物质与技艺的统一。在所有造型艺术中,物质材料对审美效应制约最大的是雕塑和建筑,不同的物质材料,对于雕塑晶的外观、气质、风格等均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玉石、大理石、象牙、青铜、泥土等,其本身就蕴含着不同的审美意味。此外,技艺对于雕塑艺术也有重要作用,除了艺术创作所需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构思外,技巧性、制作性对雕塑也必不可缺,雕塑创作本身·就带有某种艺术制作的味道,雕塑家掌握的刀工,手法、技巧都对雕塑艺术的成败高低至关重要。

(2)造型与观念的融合。一般说,雕塑的题材大多较单纯。雕塑以实体性的形体为艺术语言,这使它在题材上受到很大限制。这决定了雕塑的造型必须追求单纯明朗,必须舍弃生活现象中大量的偶然细节,选择那些最有概括性和最富表现力的:瞬间形体动作与表情来塑造静止而单纯的形象。然而,雕塑艺术的长处正在于把表现的单纯性同精神的内在性有机结合起来。雕塑所表现的内在的灵魂,所表现的情感、气韵、神采和精神,不能由外部注入,只能在形体的塑造中“自内向外”辐射。简述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建筑艺术除了实用性同审美性相统一这个主要特征外,一般还具有三大特征:

(1)造型的形式美追求。建筑的美主要从造型上体现出来,这是许多艺术共通的设计原则。建筑的造型本身要求高度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如运用对称、平衡、合适的比例,质感、色彩、形状讲究多样统一,注意整体和局部、个体和群体、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及环境的协调等。各种建筑部件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的组成,往往给人以类似于音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所以有人把建筑称之为“凝固的音乐”。

(2)环境的人格化体现。建筑艺术虽以个体形式出现,但它同周围环境实际上是分不开的。而它同环境的谐调往往体现出人的意志,品格,成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在所有艺术中,建筑艺术最具有稳定性、长久性,一旦建成往往可以保存千年(如埃及的金字塔、我国的长城)。建筑又以它那巨大的体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分外引人注目。正因此,建筑不但要注重自身的完美,还需注意它同周围环境谐调,构成一种建筑群体的整体美。

(3)多重的象征性意味。建筑艺术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一种宽泛、笼统的象征性。建筑艺术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一些以观赏为主的政治性建筑和宗教性建筑之中。例如古今中外统治阶级所建的宫殿、会堂之类; 大多曲折地反映出统治阶级的意志、权势和气派,其规模、形式、结构大多具

有明显的象征性。北京的故宫,就是一个突出的典型。

6. 简述后印象画派画家塞尚、高更、梵高艺术的不同特点。

【答案】塞尚、高更、梵高虽同为后印象画派画家,但却有不同的艺术理念。

(1)塞尚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探索并开创了立体主义的先河。他认为所有事物都可以概括成几何形体并用理智经营画面的秩序开创了一种更接近绘画本体语言的永恒美。塞尚专注于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塞尚采用色的团块表现法来描绘物象的体积、深度,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造型,其用几何因素构造的形象结构厚实、严密。塞尚的创作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对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并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

(2)梵高注重艺术对精神世界和情绪的表达,用直接概括的手段,如单纯的色彩和跳跃的笔触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梵高的绘画从表现外在事物变为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其作品不论是静物《向口葵》,人物肖像《农民》、《邮递员罗林》、室内画《夜间咖啡店》,还是风景画《洛克罗田野》、《阿尔的小屋》,都充满对生命的爱,诉诸了他内心强烈的感情。他把油画中色彩和线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挪威画家蒙克和德国表现主义画家深受凡高画风的影响

(3)高更崇尚自然,是原始主义的代表。高更的绘画从哲学和神秘学问题的研究入手,综合多种技法并用一种充满象征性和神秘感的绘画语言表现自然的美以及一些对哲学与人文问题的思考。高更最初是位业余画家,主张舍弃细节及特征的描绘,把感受加以压缩,强烈而集中地表现印象、观念和经验三者的综合,从而使艺术具有力感和率直性,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被人们称作是法国绘画中象征主义的首领。高更吸收了东方绘画、黑人雕刻、中世纪宗教艺术和民间版画的一些手法,创造了一种有内在力量的装饰性画风。

7. 结合实际,谈谈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答案】金字塔、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这些典型的公共艺术作品,它们所具有的文化标识作用和凝聚、向心作用在这里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揭示。也就是因为公共艺术的这种外表,人们倾向于把公共艺术看作是人类的某种共同的趣味,热衷的是找寻它们普遍的形式法则、造型规律和风格继承演进的历史。公共艺术领域也是如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是,公共艺术中的那些“共同的趣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个人的意志是怎样转化为一种普遍的习惯的?

(1)公共艺术何以成为可能

《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东征在外,丛相萧何主持建造未央宫,刘邦回来看见宫网的规模,责备萧何宫室无度,萧何同复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听到这种解释,刘邦这才转怒为喜。在王权时代,公共艺术的辉煌壮丽和宏大巨制是以帝王的意志为转移的,让人看什么,不看什么,表面上是趣味,实质上是权力。封建王权的时代,时尚和趣味是依靠王权来发布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环肥燕瘦,娥眉金莲莫不是帝王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