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专业学位)906造型基础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专业学位)906造型基础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专业学位)906造型基础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2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专业学位)906造型基础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21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专业学位)906造型基础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29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专业学位)906造型基础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37

一、名词解释

1. 风俗画

【答案】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始于汉代,如辽阳、望都等地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等。它采取客观的视角,真实地描绘社会习俗的场景,并不带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成功的风俗画,描绘的是健康自然的社会风俗,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画像石、画像砖、北宋张择端《清明上可图》、南宋左建《农家迎妇图》、李嵩《货郎图》等,均为一代名作。建国后的风俗画,反映了新的题材、新的人物。

2. 陆探微

【答案】陆探微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宫廷画家,是中国画史上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在绘画题材上,陆画以人物画为主,其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是对六朝士人的生动概括。他通过对草书连贯一气的行笔运势特点的敏锐把握和巧思妙琢,将它引入绘画领域,创作出前所未有的“一笔画”法。代表作品有《萧史》、《木雁》、《风俗》、《洛神》等。

3. 山水画

【答案】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它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山水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意向性,使中国画的情趣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示空间。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4. 彩陶

【答案】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储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窖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出用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绘制的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纹样等美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以仰韶文化(例“人面鱼纹彩陶盆”)与马家窑文化(例“舞蹈纹彩陶盆”)的彩陶艺术最为杰出。

5. 石涛

【答案】石涛是清初“四僧”之一,其山水画多写对自然观察体验之所得,极富创造性。作品构图新颖自然,笔墨纵横潇洒,意境生气勃勃。他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提出了著名的“借

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主张,对当时被摹古风气笼罩着的沉闷画坛,起到振聋发馈的启示作用。

6. 吴家样

【答案】吴家样指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是张僧繇“张家样”以后的一种新的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吴家样”与“曹家样”的显著区别,被宋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加以概括。吴道子注重线条的运用,他的线条一向富有运动感和强烈的节奏感,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的表现。有着“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即“吴带当风”。

二、简答题

7. 简述宋代风俗画的发展状况。

【答案】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在汉代就已出现,至两宋方呈现繁荣局面。

(1)宋代风俗画繁荣的原因有两点:

①两宋绘画的商品化促进以民间画工为创作主体的风俗画繁荣出现。宋代经济发达、都市发展,随着城市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文艺的兴起,绘画己不仅是少数人的雅玩和收藏,开始成为商品进入市场,两宋时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绘画市场,民间画工人才辈出。

②宫廷画家参与风俗画创作,其高超的技艺反过来推动了民间的创作,使人物画的主题、题材范围和表现手法比唐、五代有明显的变化和拓展。

(2)宋代风俗画有以下特点:

①宋代风俗画以贴近生活的广泛题材,生动再现了两宋的社会生活。宋代风俗画的题材相当广泛,包括货郎、婴戏、仕女、车马、街市、城郭、耕织、盘车以及村牧、村医、村学、粮运等,全方位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

②“写真”、“尚趣”是宋代风俗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画家们熟悉市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并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与审美好尚,满足了社会中相当数量的市井百姓们的精神要求和审美需求,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新成就。

③宋代风俗画综合展现出宋代绘画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宋代风俗画不同于传统人物画背景多留空白的做法,而将人物置身于真实可感的环境之中,人物与环境之间协调一致。

(3)两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品:

①北宋最具代表性的风俗画当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繁荣热闹的都市风貌和汴河两岸的景物风光,不仅是古代绘画艺术的杰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的重要依据。

②南宋时期的风俗画进一步发展,供年节装饰的节令画进一步活跃。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篙的

《货郎图》,这幅画描绘了农妇携带幼童兴致勃勃的围观货郎担的情景,形象自然生动,为宋代风俗画中的优秀之作。

8. 请简述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答案】(1)目前为止,共发现两例战国帛画,其内容如下:

①《人物龙凤图》,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做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接引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

②《人物御龙图》,描绘的是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身著长袍,腰悬宝剑,侧身向左,右手执缓绳驾驭舟形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

两幅帛画的内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2)艺术特点

①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

②人物皆作正侧面的立像,通过衣冠服饰表现其身份。

③比例匀称,仪态肃穆。

④以线造型,勾线流利挺拔,笔致婉转流畅,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

⑤龙凤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味。

9. 谈谈海派的艺术特色。

【答案】海派即上海画派,指清末民初在上海兴起,以赵之谦、任颐、吴昌硕等为代表的绘画流派。海派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10.与前代相比较唐代敦煌莫高窟艺术有哪些发展变化?

【答案】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唐代是莫高窟艺术发展的极盛时期。与前代相比,敦煌莫高窟艺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窟造像

莫高窟开窟造像之风至唐代达到鼎盛,现存三百余个隋唐窟。其中,典型窟的艺术特点多表现为:平面方形覆斗顶窟或垦顶窟,正面开一完,或沿三壁设“凹”字形低坛,坛上塑像,并且出现了大像窟。

(2)莫高窟唐代壁画

①创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独特的经变画样式。经变画种类多至数十种,尤以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维摩变等突出,反映出大唐盛世人们对西方极乐世界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