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外在不经济

【答案】企业外在不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而产生的。例如,整个行业的发展使得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交通运输紧张,从而给行业内单个厂商的生产带来困难。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

外在不经济和外在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外在不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移,外在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移。

2.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答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新古典模型的典型代表函数,其一般形式为:

式中,Q 为产量; 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A 、α和β为三个参数,0<α, β

参数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参数。与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3. 恩格尔定律

【答案】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公式表示为: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4. 垄断

【答案】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②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仟何相近的替代品;

③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儿个:①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②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③政府的特许; ④自然垄断。自然垄断行业具有如下特征: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5. 替代效应

【答案】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即是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是价格变化的总效应之一,还有一个是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一般在程度上比收入效应大,在正常商品的情况下,两种效应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收入效应也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一般而言,替代效应总是负的,就是说,在实际收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6. 机会成本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 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 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二、简答题

7.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答案】劳动供给曲线是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关系表现形式。劳动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

劳动供给曲线

(1)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可以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分析。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两者组成。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应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问也就越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以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3)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相应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闲暇的成本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基于以上原因,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8. 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答案】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决定理论,包括产品价格的决定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以及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同时决定——即一般均衡问题。

(1)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2)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 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的延伸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