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理工大学873财务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补偿余额

【答案】补偿余额是金融机构要求借款企业在其存款账户上保留按实际借款额的一定比例(如10%〜20%)计算的存款余额。

2.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答案】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的资金由于占用在应收账款上而不能用于其他投资时所丧失的潜在收益,如当投资于有价证券时可能获得的利息收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餘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资金成本率或有价证券利息率有关,一般按有价证券的利息率计算。

3. 年金现值与年金终值

【答案】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折旧、利息、租金、保险费等均表现为年金的形式。年金按付款方式,可分为后付年金(普通年金)、先付年金(即付年金)、延期年金和永续年金。

年金现值即为一定期间每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的现值之和;年金终值犹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是一定时期内每期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年金现值与年金终值相比,前者是未来一定期间内一系列等额收付款项的现在值,而后者则是未来一定期间内一系列等额收付款项的未来值。

4. 缺货成本

【答案】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由于例如,因停工待料而发生的损失(如无法按期交货而支付的罚款、停工期间的固定成本等)

商品存货不足而失去的创利额,因采取应急措施补足存货而发生的超额费用等。

5. 绿色敲诈(greenmail )和反绿色敲诈条款(anti —greenmail agreements)

【答案】(1)在美国并购浪潮中,涌现出一些风险套利者,他们事先寻找一些目标公司,并大量买进这些目标公司的股票,然后,他们再将目标公司介绍给收购公司和投资银行家,一旦目标公司真的成为收购公司的收购对象,他们便将手中拥有的目标公司的股票高价抛售出去,以牟取暴利;或者他们给目标公司造成即将被收购的假象,从而促使目标公司以高价购回他们手中所拥有的目标公司的股票,以牟取暴利,这种做法即为绿色敲诈。“greenmail(绿色敲诈)”一词来源于“greenback(美元)”和“blackmail(敲诈、勒索)”两个单词。

(2)反绿色敲诈条款(anti —greenmail agreements )指公司为了对付风险套利者的绿色敲诈

(greenmail )行为而在公司章程中制定的一项条款,其基本内容是:公司溢价回购股票时,将以较其他股东低的价格购买风险套利者所持有的股票,或者公司不购买风险套利者所持有的股票。

6. 最优/最优资本结构(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是指企业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能【答案】最优资本结构(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

够使企业资本成本最小并因而使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即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企业价值等之间实现最优均衡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决策的实质就是寻求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对此,人们提出了许多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进行判断与衡量的分析方法及其定量标准。主要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权益资本收益率法、EBIT —EPS 分析法、企业价值最大化法等。

从理论上讲,最优资本结构是存在的,但由于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寻找最优资本结构十分困难。确定资本结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财务管理人员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但这些方法并不能当作绝对的判别标准。在应用确定资本结构的方法时,还应结合其他因素,以使资本结构趋于最优。

二、简答题

7. 分析说明MM 定律。

【答案】MM 定律是由美国著名财务学家Modigliani 和Miller 共同提出的理论,MM 理论指出:由于企业价值只取决于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

MM 定律指出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一致的。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对股东最有利。MM 定律可以分为有税条件下的MM 定律和无税条件下的MM 定律。

(1)在无税条件下的MM 定理1, 即资产价值的维持和创立与其筹资来源的性质无关,其实质内容是强调企业价值是由资产负债表左侧的实际资产决定的,而不是由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比决定的。

(2)在无税条件下的MM 定理2,即股东所要求的收益率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之比成正比。只要总资产收益率超过了负债利息率的增加而增加。

(3)有税条件下的MM 定理1, 即负债企业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价值加上因负债而产生的税收屏蔽作用,这一税收屏蔽作用的价值等于企业负债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乘积。

(4)有税条件下的MM 定理2,即负债企业股东权益的资本成本为不负债企业股东权益的资本成本加上由负债引起财务风险的税后补偿。

在1963年,MM 考虑到公司所得税存在的情况时又指出:企业应接近100%的负债,因为更高的负债水平将导致更高的利息省税现值,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即后来修正的MM 定理中的两个命题:命题1, MM 定理的公司所得税观点:有债务公司的价值等于有相同风险但无债务公司的价值加上债务的税上利益。按照此定理,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价值不是无关,而是大大相关,并且公司债权比例与公司价值成正相关关系。这个结论与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的净收益观点也是一

股东权益资本成本将随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比(D/E)

致的。命题2, MM 定理的权衡理论观点:随着公司债权比例的提高,公司的风险也会上升,因而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越大,由此会增加公司的额外成本,降低公司的价值。因此,公司最佳的资本结构应当是节税利益和债权资本比例上升而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与破产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8. 试说明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的区别。

【答案】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筹资机制不同。直接筹资依赖于资本市场机制如证券交易所,以各种证券如股票和债券为媒介;而间接筹资既可运用市场机制,也可运用计划或行政手段。

(2)筹资范围不同。直接筹资具有广阔的领域,可利用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多;而间接筹资的范围相对狭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少。

(3)筹资效率和筹资费用高低不同。直接筹资因程序较为复杂,准备时间较长,故筹资效率较低,筹资费用较高;而间接筹资过程简单,手续简便,故筹资效率较高,筹资费用较低。

(4)筹资效应不同。直接筹资可使企业最大限度地筹集社会资本,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资信度,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而间接筹资有时主要是为了适应资本周转的需要。

9. 简述投资决策中使用现金流量的原因。

【答案】传统的财务会计按权责发生制计算企业的收入和成本,并以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利润作为收益,用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长期投资决策中则不能以按这种方法计算的收入和支出作为评价项目经济效益高低的基础,而应以现金流入作为项目的收入,以现金流出作为项目的支出,以净现金流量作为项目的净收益,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投资决策之所以要以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的现金流量作为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采用现金流量有利于科学地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科学的投资决策必须认真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就要求在决策时一定要弄清每笔预期收入款项和支出款项的具体时间,因为不同时间的资金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在衡量方案优劣时,应根据各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按照资本成本率,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来确定。而利润的计算并不考虑资金收付的时间,它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

(2)采用现金流量才能使投资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这是因为:①利润的计算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存货估价、费用分摊和不同折旧计提方法的影响。②利润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应计”的现金流量,而不是实际的现金流量。若以未实际收到现金的收入作为报酬,具有较大风险,容易高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成分。

10.试分析股票上市对公司的利弊?为什么有些公司上市之后还会被摘牌(退市)?

【答案】股票上市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符合规定条件,经过申请批准后在证券交易所作为挂牌交易的对象。经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称为上市股票;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