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基本概念解释

1.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答案】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尽管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下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作可变资本。

2. 规律及其特点

【答案】(1)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①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②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③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2)规律的特点

①规律的稳定性一也就是它的相对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某种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

②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绝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3. 相对静止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承认物质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状态。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与平衡的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其一是指没有发生相对

位置的移动。其二是指没有发生质变。即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性质,仍然处十不显著的量变阶段而没有变成别的事物,暂时显现为静止状态。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开始形成,在两次大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发展。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5. 实事求是

【答案】“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要我们去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当的思想路线,也叫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它的精髓也是实事求是。

二、简答题

6. 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答案】(1)含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2)依据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企业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 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3)意义

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意义:

①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

7. 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答案】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1)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2)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绝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更困难的革命任务的开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8.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案】(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的。

(2)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3)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 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9. 试述现代科学是如何揭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的。

【答案】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