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理学)(加试)之软件工程导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模块化
【答案】模块化就是把程序划分成独立命名且可独立访问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成起 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模块化是为了使一个复杂的大型程序能被人的智力所管理。
二、简答题
2. 面向对象实现应该选用哪种程序设计语言?为什么?
【答案】(1)面向对象实现应该尽量选用面向对象语言来实现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的结果。
(2)原因
①一致的表示方法。面向对象开发基于不随时间变化的、一致的表示方法。既有利于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始终使用统一的概念,也有利于维护人员理解软件的各种配置成分。
②可重用性。既可重用面向对象分析结果,也可重用相应的面向对象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结果。
③可维护性。程序显式地表达问题域语义,对维护人员理解待维护的软件有很大帮助。在选择编程语言时,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哪个语言能最恰当地表达问题域语义。
3. 什么是数据流图,其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符号以及各表示什么含义?
【答案】(1)数据流图的定义
数据流图(DFD )是一种用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的 图形化技术。它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2)数据流图的作用
数据流图的作用是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变换。
(3)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和表示含义
数据流图中的基本符号和表示含义,如图1所示。
图1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4. 什么是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它有哪些策略?
【答案】(1)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的定义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也称结构化设计方法(SD ),它与结构化分析(SA )相衔接,它按一定的设计策略将数据流图转换成软件的模块层次结构。
(2)面向数据流的设计策略
①事务型分析设计
一个大的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较小的,相对简单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彼此之间相对独立一些,而高层数据流图的数据处理往往反映这些子系统的功能,有平行分别处理的特点,因此,高层数据流图的转换通常可作为事务型处理,把一个加工逻辑看成是一类特定的事务,把它们分别映射成一个模块,最高层模块为系统模块,通过对输入初始命令的判断决定调用哪个模块。这种事务型分析设计的策略也用于较低层数据流图向软件结构图的转换。
②变换型分析设计
变换型数据流图具有主要的处理功能及实现这项处理功能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流和经过处理后产生的输出数据流。确定了第三部分,高层模块就可分解出三个从属于它的新模块,分别执行输入、变换、输出功能。变换分析设计一般用于对较低层数据流图向软件结构图的转换。
5. 増量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案】(1)为了克服瀑布模型的局限性,使开发过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修改性,于是产生了増量模型。它是在瀑布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而形成的。
(2)増量模型和瀑布模型之间的本质区别是:瀑布模型属于整体开发模型,它规定在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之前,必须完成前一阶段的所有细节。而増量模型属于非整体开发模型,它推迟某些阶段中的纽节,从而较早地产生工作软件。
(3)増量模型是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以一系列的増量方式开发系统。增量方式包括增量开发和增量提交。增量开发是指在项目开发周期内,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以增量方式向用户提交工作软件及相应文档。增量开发和增量提交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4)有多种增量模型,根据增量的方式和形式的不同,分为渐増模型和原型模型。
6. 成本一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可用哪些指标进行度量?
【答案】(1)成本一效益分析的目的
成本一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是否可行。成本一效益分析首先是估算将要开发的系统的开发成本,然后与可能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和权衡。
(2)成本一效益的度量指标
①有形效益
有形效益可以用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纯收入等指标进行度量,具体如下:
a. 货币的时间价值
成本估算的目的是对项目投资。经过成本估算后,得到项目开发时所需要的费用,该费用就是项目的投资。项目开发后,应取得相应的效益,有多少效益才合算,这就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b. 投资回收期
通常用投资回收期衡量一个开发项目的价值。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投资回收期越短,就越快获得利润,则该项目就越值得开发。
c. 纯收入
衡量项目价值的另一个经济指标是项目的纯收入. 也就是在整个生存周期之内的累计经济效益(折合成现在值)与投资之差。这相当于投资开发一个项目与把钱存入银行中进行比较,看这两种方案的优劣。若纯收入为零,则项目的预期效益和在银行存款一样,但是开发一个项目要冒风险,因此,从经济观点来看,这个项目可能是不值得投资开发的。若纯收入小于零,那么这个项目显然不值得投资开发。
②无形效益
无形效益主要从性质上、心理上进行衡量,很难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系统的经济效益等于因使用新的系统而增加的收入加上使用新的系统可以节省的运行费用。运行费用包括操作人员人数、工作时间、消耗的物资等。
7. 使用快速原型方法构造原型时,对原型有什么样的要求?
【答案】(1)原型不同于最终系统,两者在功能上的区别是最终系统要实现软件需求的全部功能,而原型只实现所选择的部分功能,最终系统对每个软件需求都是要求详细实现,而原型仅仅是为了试验和演示的,部分功能需求可以忽略或者模拟实现。
(2)在构造原型时,必须注意功能性能的取舍,忽略一切暂时不关心的部分以加速原型的实现,同时又要充分体现原型的作用,满足评价原型的要求。
(3)在构造原型之前,必须明确运用原型的目的,从而解决分析与构造内容的取舍,还要根据构造原型的目的确定考核、评价原型的内容。
三、综合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