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医师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5岁男孩,因双侧面颊部反复疼痛前来就诊。查:双侧腮腺触诊肿大,患儿感到不适,唾液浑浊黏稠,挤压腮腺在导管口可见胶冻状液体流出。其病理表现为小叶内导管囊状扩张,导管上皮增生,附近导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腺泡细胞萎缩。则此病可以诊断为()

A .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B . 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
C . 舍格伦综合征
D . 坏死性唾液腺化生
E . 慢性化脓性唾液腺炎

如图为采用定量泵与定量液压马达的开式起货系统,在本系统中元件1是以()作为制动阀。 减压阀。 顺序阀。 直动式溢流阀。 先导式溢流阀。 一男孩,9岁。检查发现上颌右侧区有恒中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这些牙齿可用Palmer记录系统记录牙位,应分别表示为() 1|、C|、D|、E|、6|。 6|、E|、D|、C|、1|。 1|、3|、4|、5|、6|。 A|、C|、D|、E|、6|。 6|、5|、4|、3|、1|。 血液中的﹣I向甲状腺滤泡细胞内转运的方式是() 单纯扩散。 载体易化扩散。 继发性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 入胞。 男,71岁。8小时前于日常活动中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且逐渐加重。查体:BP160/98mmHg,神志清,右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Babinski征阳性,右偏身痛觉减退,头颅CT未见异常。对该患者最适宜的治疗措施是() 溶栓治疗。 积极降压。 抗血小板聚集。 止血治疗。 加强脱水。 男性患者,19岁,由于发现右侧下颌骨后部无痛性肿大前来就诊。患者自述后牙咀嚼食物疼痛半年余。查:患者颜面部皮肤颜色正常,无瘘管、窦道等异常情况。右侧下颌后部有一坚硬肿块,触之无痛感。口腔检查发现:7(牙合)面深龋洞,探诊无反应,在其近中根尖部有一瘘管,松动度为一度,其他部位牙周组织与黏膜无异常。X线表现为特征性的密质骨的肥厚,在骨密质外有不规则的骨质增生,形成双层或多层骨密质,骨髓腔内可有点状破坏。对于以下的病理表现,符合此疾病一项为() 伴有明显骨吸收和死骨形成的化脓性病灶。 骨髓组织充血和炎症性水肿,中性粒浸润。 病变区骨小梁比周围正常骨组织致密。 骨膜下反应性新骨形成。 骨髓腔内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 5岁男孩,因双侧面颊部反复疼痛前来就诊。查:双侧腮腺触诊肿大,患儿感到不适,唾液浑浊黏稠,挤压腮腺在导管口可见胶冻状液体流出。其病理表现为小叶内导管囊状扩张,导管上皮增生,附近导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腺泡细胞萎缩。则此病可以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临床表现为病因不明的反复唾液腺肿胀。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有关。以3~6岁儿童多见。单侧或双侧腮腺反复肿胀,伴不适,唾液混浊黏稠,挤压腺体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溢出。唾液腺造影可见末梢导管呈点状或斑片状扩张。病理表现为镜下见小叶内导管囊状扩张,导管上皮增生,囊壁为一至数层扁平上皮,囊腔可融合;附近导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腺泡细胞萎缩。唇腺活检表现为腺体萎缩,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