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住院医师临床病理科题库>普通外科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65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近乳头处包块半年来院就诊。既往体健。查体: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近乳头处可触及约3cm×1.5cm质硬包块,无压痛,边界尚清,局部皮肤稍凹陷。腋窝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患者术后治疗应包括()

A . A.抗炎治疗
B . B.化学药物治疗
C . C.内分泌治疗
D . D.放射治疗
E . E.中药治疗
F . F.生物治疗

常用气管插管有硅胶聚乙烯、聚氯乙烯或橡胶插管,导管的规格有F10~F36,5~6岁的儿童应选用() F13~F16。 F17~F20。 F20~F22。 F22~F24。 F24~F26。 急进性肾炎,肾活检最可能() 肾小管坏死。 局灶性节段性硬化。 肾小球系膜增生。 肾小球广泛新月体形成。 以上都不是。 女性,28岁,出现进行性背痛、下肢乏力,食欲减退3个月。检查:见第6胸椎轻度后突,有叩痛,X线摄片第6、7胸椎间隙狭窄,该处椎旁线轻度膨出,血沉60mm/h。该患者经全身药物治疗1个月后出现脊髓受压症状,一般下列哪一项最早发生() A.运动无力。 感觉异常。 膀胱括约肌障碍。 肛门括约肌障碍。 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11个月。因呕吐、腹泻3d入院,起病后每日呕吐5~6次,进食甚少。腹泻每日10余次,为不消化蛋花样稀汤便。低热、嗜睡、尿少。体格检查:体温38℃(肛),脉搏160次/min,呼吸38次/min,体重8kg。精神萎蘼,意识清醒,皮肤干燥,弹性较差。心音弱。肺正常。肝肋下1cm。实验室检查:粪常规:阴性。血常规:血红蛋白9.8g,白细胞12×109/L。血气分析:pH7.29,AB9.8mmol/L,SB11.7mmol/L,BE-16.5mmol/L,PaCO223.4mmHg。血Na+131mmol/L,血Cl-94mmol/L,血K+3.26mmol/L。此时的处理方案是()。 A.继续补充0.9%氯化钠溶液。 调整机械通气。 给予10%葡萄糖酸钙。 给予利尿剂。 继续补充10%氯化钾溶液。 输红细胞,提高氧输送。 行心电图检查。 无须特殊处理。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的发病机制是() 高渗性利尿。 血容量增多。 新生的肾小管吸收功能尚未完善。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新生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尚未完善。 女性,65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近乳头处包块半年来院就诊。既往体健。查体: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近乳头处可触及约3cm×1.5cm质硬包块,无压痛,边界尚清,局部皮肤稍凹陷。腋窝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患者术后治疗应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