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6
2017年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31
2017年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46
2017年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59
一、名词解释
1. 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指以一定单位(【答案】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或“价格标价法”(1或100, 10000
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它是与间接标价法相对应的汇率标价方法。在此标价法之下,汇率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单位外国货币的价格。汇率越高,表示单位外币所能换取的本国货币越多,表明外国货币的币值越高、本国货币的币值越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人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2.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指以一定单位(1或100, 10000【答案】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或“数量标价法”
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它是与直接标价法相对应的汇率标价方法。在此标价法之下,汇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单位本国货币的价格。汇率越高,表示单位本币所能换取的外国货币越多,表明本国货币的币值越高、外国货币的币值越低。目前只有英国和美国采用间接标价法,但美元对英镑汇率保持了过去习惯用的直接标价法。
3. 市场均衡
【答案】市场均衡即市场总供求均衡。总供给(AS )是由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服务构成,大致可分为两种:消费品供应和生产品供应。总需求(AD )是由指向于市场的支出构成。也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消费支出; 二是投资支出。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一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应
4. 相机抉择
【答案】相机抉择是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三种搭配方式:(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搭配;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 (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要求逆向行事,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经
济过热时实行紧缩政策。这是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
5. 贷款证券化
【答案】贷款证券化是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创新。具体操作是把抵押贷款标准化,以此为抵押发行抵押担保证券,在市场上流通转让,为抵押贷款提供了流动性。最初是美国为鼓励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由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创造的。后来又推出了以其他资产担保贷款为基础的抵押担保证券。贷款证券化兼有资产业务创新和负债业务创新两重性质,既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又为银行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创造了捷径。
6. 通货膨胀缺口
【答案】通货膨胀缺口指实际总需求水平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或者说,是指在充分就朴纤济中投资超过储蓄的差额,即社会怠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差额。在存在通货膨胀缺口的情况下,社会对商品和劳务需求的价值超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价值。由于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社会己没有可以扩大实际产出的闲置资源,不可能再增加实际产出,所以,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经济将面临物价普遍上涨的压力,在高于充分就业收入的名义收入水平上达到均衡。
7. 结构型通货膨胀
【答案】指由于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造成供求关系失调,从而引起物价的全面上涨。其表现是:一些经济部门因供不应求而出现物价上涨,另一些部门商品供过于求,但受成本和价格刚性的影响,其价格未有明显回落,从而导致总体价格水平上涨趋势。结构型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①部门差异通货膨胀。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的一个以不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核心的结构型通货膨胀模型。②资源供求失衡型通货膨胀。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提出。③传递型通货膨胀,由娜威经济学家奥克鲁斯特,瑞典经济学家埃德格兰等人提出。
8. 货币非中性
【答案】货币非中性是与货币中性论相对立的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理论。货币非中性是指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从而引起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化,进而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这是因为,从短期来看,价格不可能立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同比例的变动。相反,各类价格会以不同的比率对某种货币变化做出反应,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体系并对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会造成实际收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配的变化,价格的骤然下跌会导致债务人大批破产,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短期货币非中性是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产生于下述论断: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的状况下,价格并不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上涨,由此而造成的实际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下跌,并因此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短期货币非中性也是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基本信条,M" 弗里德曼指出:在短期内,如5-10年问,货币变动会主动影响产出; 另一方面,在几十年内,货币增长率则主要影响价格。
9. 流动性陷阱
【答案】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经济状态。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10.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答案】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该理论着重要解决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固定汇率和货币同盟或货币一体化最佳。西方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是有关区域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概念,即指由一些符合一定标准的地区所组成的独立的货币区,在这种货币区内,各成员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货币的充分可兑换性。其最适度性表现为,这种货币区能通过协调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弹性的对外汇率实现三个目标:区内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对外收支平衡。关于组成这种货币区的标准问题,经济学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研究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目的是试图分析各国经济的结构特征,并就这些特征给出某些标准,使满足这些标准的国家组成货币联盟。同时,它研究一国加入一个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最适度货币区理论认为,加入货币区将为加入国带来好处,当然也得付出某些代价。
11.补偿贸易
【答案】指技术贸易、商品贸易和信贷结合的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是国际信用的一种形式。基本含义是,由外商直接提供或在信贷基础上提供机器设备或技术给本国企业,本国企业用该设备或技术生产的产品或其他产品,分期偿还进口设备或技术的价款和利息。主要形式包括:直接补偿、间接补偿、综合补偿和劳务补偿。直接补偿是使用该设备或技术生产的产品偿还,间接补偿是用其他产品偿还,综合补偿是前两者的综合,劳务补偿是提供劳务偿还。
二、简答题
12.简述信用的特征。
【答案】不论信用的形式如何,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它的所有权掌握在信用提供者手中,信用的接受者只具有使用权,信用关系结束时,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才统一在原信用提供者手中。如图所示: